9.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从古诗词中体会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了解诗人情怀。
语言运用: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思维能力: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审美创造:默写古诗,课外收集诗人其他古诗进行对比体会。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板块二学习《题西林壁》
一、激情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这
里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播放视频)。
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这里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2.谁来介绍作者苏轼?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三、读古诗,懂诗意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这首诗什么意思呢?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字典理解字词、借助插图等)
4.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5.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思考:这一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庐山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读诗,思考、汇报。
    师及时评价并总结:从“横”“侧”角度观察。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板书:横——岭  侧——峰)
    出示“岭、峰”图片,感悟庐山的美。
(2)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都不相同。
说说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教师总结:这一句是从远、近、高、低的角度观察的。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的反义词。(远——近、高——低)
(3)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4)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四、多诵读,悟诗情
1.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流连忘返。就请同学么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这首古诗。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板块三:学习《雪梅》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大雪纷飞的严寒里,梅花傲然开放。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雪映衬下的梅花,是不是格外美丽?可是有一天,梅花和雪花谁也不服谁,它们都认为自己美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赶紧读一读《雪梅》这首诗吧
题西林壁教案二、读古诗
1.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告诉他。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3.去掉拼音指名读。
4.当小老师领读。
5.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6.自己读,读出节奏。
7.男女生接读。男女生合作读。
三、品诗句,悟道理
1.这首诗什么意思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根据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生默读,师巡回指导。
    引导: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除了注释的重点词语,我们还要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理解意思。
    3.生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理解意思。
    重点指导:降:服输。阁:放下。逊:不及,比不上。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争、未肯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费”准确地说明了二者难分高下。
    后两句诗的意思: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其中一组近义词“逊、输”写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表现出对方的优点。
5.你更喜欢梅和雪中的哪一个呢?请写出其突出特点以及你喜欢的理由。                                                                                      6.从本诗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7.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重新来读这首诗。
    师生共同朗读这首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板书设计】
                            9 .古诗三首
          黄昏:残阳  江水
暮江吟                       
                        赞美  喜爱
          夜晚:露水    珍珠
                珍珠    弓
                横看——岭 
          写景  侧看——峰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赞美庐山美景
                不识——真面目          蕴含深刻哲理
          明理 
                只缘——此山中
        梅雪争春
雪梅                                  各有所长
              梅——逊雪三分白     
        对比                          各有所短
              雪——输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