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9.古诗三首》
【教材解读】
本课属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连续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课的三首古诗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了从黄昏到夜晚江边的美景,观察细致,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题西林壁》和《雪梅》则是两首宋代的哲理诗,在描写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题西林壁》是苏轼在遍游庐山之后所写,不仅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庐山的景,而且道出一个朴素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雪梅》是卢钺所写,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梅雪争春图,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各有所长。
【设计理念】
本课包括三首古诗,一首唐诗,两首宋代的哲理诗,因为后两首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所以把两首宋诗放在一个课时进行。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读出节奏和感情,然后拓展阅读诗人的其他古诗。《暮江吟》在引导学生读好、理解诗句的同时,渗透了颜词、体会用字的妙处等语用练习。《题西林壁》和《雪梅》则在欣赏诗歌描绘的景物、悟出其中道理的同时,渗透了反义词、近义词,看图说话、联想写话等语用练习,并拓展了哲理诗句在平时的说话、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借助注释、结合语境等方法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通过自主观察、自主练习等方式练写“暮、吟”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4.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搜集三位诗人的个人简介及作品。
2.熟读这三首古诗,初步弄懂诗歌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学习《暮江吟》
一、导入
1.同学们对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什么了解?生结合自己预习时查的资料在全班交流。
题西林壁教案2.出示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的诗语言优美而通俗,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把写好的诗读给普通百姓听,确保他们能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暮江吟》,去感受一下他的诗歌的魅力。
3.板书课题,指导写“暮、吟”。
暮:傍晚。点明了时间。
(出示“暮”古文字)会意字,太阳落到草丛中,就是“暮”。“暮”字上下宜紧凑,“艹”的横要平直。
江:点明了地点。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吟”字“口”小偏上,右边是“今”,不是“令”。
解题:黄昏时分在江边所做的诗。
二、初读古诗
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的音频,学生仔细听朗读。
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4.学习一首诗只读好是不行的,还要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指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详细描写夕阳下江面的颜,体现出诗人观察之细致,心情之闲适,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把这种闲适的心情表现出来。后两句是特写,写出了九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样子,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之情体现出来。
指名读。
三、品味诗歌
1.景物。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生答案,并汇报,师总结并板书:残阳、江、露、月。
2.品诗句。
(1)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第一句:
课件出示:一道残阳铺水中
请同学们读这句诗,看看诗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生读诗,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字。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到“铺”字。
师:“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引导大家做“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你感受到什么?
(2)读第二句诗,思考: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半江瑟瑟半江红
请出诗句中表示颜的词。(瑟瑟、红)
师总结:这句话写出了夕阳下江水的颜,瑟瑟:青绿。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江水仿佛被分成了两半:被夕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未受到夕阳照射的江水则呈现出青绿。诗人的观察多么细致。
诗人运用对比的写法,不是为了一褒一贬,而是强调了彼此的相映成趣。
(3)课件出示: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说“可怜”,是什么意思?“值得怜悯”的意思。可是,在本诗中,却是“可爱”的意思。这种古今词义不同的现象就叫古今异义。
拓展其它古今异义的词语:
妻子:今义:男人的配偶。
古义:妻子和子女。
卑鄙:古:地位低,见识短。
今:品德低下。
(4)那么,哪些景物让诗人觉得可爱呢?我们看看下一句:
课件出示:露似真珠月似弓
思考:“似”是什么意思?怎样的露珠、月亮让诗人觉得可爱呢?
小结:这里运用两处比喻,形象地点明了露珠和月的特点。
(5)谁能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江水仿佛被分成了两半:被夕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未受到夕阳照射的江水则呈现出青绿。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露水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悬挂空中。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白居易还伫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假如你就是白居易,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首诗。
生练读,指名读。
(6)在诗人眼里,残阳、江水、露珠、明月是那样美。这些景物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从黄昏时分,一直游赏到夜间,并通过细致的观察、传神的笔墨,把这些常见的景物描写得生动、优美、迷人,其中还蕴含着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真不愧是千古名作!
四、拓展延伸
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欣赏他的《忆江南》。
1.出示《忆江南》,生齐读。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一首写日出,一首写日落)
3.再读。
五、作业
课下收集、交流白居易的其他诗歌。
第2课时
一、导入
导入: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宋诗。
二、学习《题西林壁》
1.解题导入
(1)板书题目:题西林壁。指导写“题”字。“题”平捺长伸,托住上部“页”
(2)解题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
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3)作者简介。
生展现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苏轼的生平。
2.通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这首诗什么意思呢?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字典理解字词、借助插图等)
3.深入感悟
(1)读第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思考问题:这一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庐山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读诗,思考、汇报。
师及时评价并总结:从“横”“侧”角度观察。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