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古诗三首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暮、瑟、缘”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②语言运用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③思维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审美创造: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
思政元素: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能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2.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师生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1.谈话引入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学生活动:
1.学生背诵古诗《草》
2.读诗题《暮江吟》。“暮江”是什么意思?“吟”怎么解释?
(黄昏时分在江边。吟,古代一中种诗体)
3.欣赏课件,交流作者简介
活动意图:这样导入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更加深刻理解,对诗情,诗意更容易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暮、瑟”
2.学习会写字“暮、吟”指导书写:
3.理解题意
教师活动: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让我们用愉快的心情再读这首古诗。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2.学习生字:根据积累的识字方法对生字进行分类。
3.组词语:给生字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4.指导写字,师范写
5.课件出示:我会写的字
师范写,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书写位置及要点。
6.及时表扬奖励。
7.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学生活动:
1.齐读古诗《暮江吟》,师点评
2.学生根据老师指导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古诗。
3.学生有针对性的分享识字方法及字体结构等。
4.指名分享生字组词,根据课件提示学生分类认读识记词语,每个齐读两遍。
5.学生在书上或字帖上描红,临写生字。注意书写要点。看清字的结构,严格按笔顺书写。
6.初步理解古诗意思。
活动意图:四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有意识地归类整合后,再进行教学。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灵活识字,多元识字。此环节除随文识字外,着力于体现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明晰。
环节三:学习诗句
1.学习古诗《暮江吟》。
2.朗读古诗
3.理解诗意
教师活动:
1.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活动:
1.交流讨论理解古诗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2.根据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活动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在读正确的同时整体感知古诗内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了解历史,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学会独立阅读、从而体会爱的伟大。
题西林壁教案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要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读故事,并且背诵古诗。
巩固作业:书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提升作业:为《暮江吟》诗配画。
6.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