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认识古今有思想的人,让我们生活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生活在更加广阔的思想世界里。读历史,让我们突破自己狭隘的视角,站在社、民族、国家以至文明的角度,了解文明的变迁、社会的兴衰。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A.yì zhì xiá juàn
B.yì chì xiá ju n
C.ài zhì xiá juàn
D.ài chì xiá ju 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佳节来临之际蓝田县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迎接充满希望的2019年。
②小明和小强息息相通,都喜欢武术,在大学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武学社。
③在王警官的帮助下,李叔叔改掉了一劳永逸的恶习,将小卖部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④经典小说的情节没有展开前,势必有很大的篇幅交代背景,需要用耐心去拨开迷雾,才能渐入佳境,最后豁然开朗。
⑤出生于国画世家,又深入研习了西洋画,深得中西艺术精髓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放荡不羁的画风,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⑥华春莹说:“任何一个有正常判断力的人都能看清此事本质。希望加方能看清楚,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做火中取栗的事情。”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经典诗文,浩如烟海,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我们的传统美德,经久不衰,如春日的鲜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②如果人们继续一意孤行,依然熟视无睹单一耕作的弊端,那么粮食危机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③观易安后期词作,辞则珠圆玉润,境则哀婉深沉,情则真挚感人。
④我们想帮助他,但是他那凶狠冷厉的目光使我们望尘莫及。
⑤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军舰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侦察,把本来平静的南海搅得风生水起,其野心暴露无遗。
⑥网络生造词,既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且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无可非议。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现有物流通道的基础上,榆中县人民政府计划兴建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贸综合市场。拨开迷雾
B.“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将以此为契机,明确发展方向推广“人与生物圈”的核心理念,增加对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C.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相关产品在银行、机场等相对安全的局域网环境下得到广泛应用。
D.展览会上展出的各类化石及模型揭示了距今几万年到5亿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古脊椎动物的演化进程。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
神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
①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
②其次对于内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
③那里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
④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
⑤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
⑥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
A.④②①⑤⑥③ B.①②④⑤⑥③
C.②④①⑥③⑤ D.④①②③⑥⑤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记者:读书能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魏玉山:同志曾经把书籍比喻为“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汲取精神营养。读书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技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增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能起到塑造作用。
黄志坚:读书,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人,进而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交互和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文化内容爆炸式增长,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互联网特有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和诉诸感官的视听形态,无形中会助推喧嚣、多元、极化和圈层化的氛围。从这个角度讲,现代人读书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一种与书籍这一媒介形态深度相关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让人能沉静下来,更为理性、全面、有语境、有深度地去思考去认识自己与世界。可以说,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通常会是更加丰富多彩、更为理性客观的。
王蒙:除了读书,我几乎想象不出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全面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就我自己
而言,虽然读熟悉的书会很愉悦,但我也读一些自己看着费劲的书。比如文言文经典。在开始读《庄子》时,我起码有300字不认识,那我怎么读《庄子》?怎么写有关《庄子》的书?很简单,翻着《辞源》《辞海》,一边查一边研究。这样就把读书变成了一个自我提高和塑造的过程。
记者:读书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有怎样的意义?
王蒙:社会文明程度,会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人的礼仪行止,包括说话的方式、讨论问题的方法、对待他人观点的态度等等。一个社会读书多一些,文明程度也会相应高一些。
黄志坚: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本好书是照亮心灵的火炬,是引领社会的旗帜,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魏玉山:书籍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最主要载体,读书是传承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书籍也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工具,读书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科技创造的前提,全民阅读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了众基础与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