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模拟训练
.有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高考作文范文:
以悠然之心,面迅速之风
有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但速度时代的我们,却常常处于焦虑、着急的状态中,被时间与生活赶着走,逼得跑。这究竟是为什么?
诚然,在这个吃饭快餐化,运输快递化,游戏竞速化的速度时代,它在不断地督促人们挤压时间,使人们很少能够拥有更多闲暇的时间。早高峰快速奔跑的人们,马路上紧挨着的车辆,夜晚灯火通明的办公楼,这似乎是当前社会随处可见的现象。许多人忙得焦头烂额,无法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无法摆脱时间的追赶,活得疲惫不堪。
速度时代的来临,也有些人能够泰然处之,从容地面对时代紧张的步伐,给自己创造了许多闲
暇的时间。许多高管们,把简单工作交由机器人操作,一键摁下,机器轰鸣。远程管理,云端沟通,网上签约等等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去团建、去阅读、去赏景会友,去参与亲子活动等。
速度时代,人们没有闲暇,是因为自身条件的不足,或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常常将所有的闲暇时间都花在提升自己的技能上,即将闲暇化为充电时间。因为他们要加快自己的步伐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于是乎只能在有限的闲暇时光里,为自身提速,好勇敢地面对这个速度时代的催逼。
其实,一个人的闲暇与否, 并不取决于时代的改变,而是来自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诚如张新宇、梁红夫妇,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援后,他们想在有限生命里,活出无限的自己。他们变卖万贯家产,准备五年环球旅行,去了解世界,宣传中国。又如李子柒,远离城市,居于乡下一隅,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为中国的美食文化做着贡献。由此可见,速度时代,闲暇并非无处可寻,它就在你的眼里,你的心中。
忽然想起《题鹤林寺僧舍》中的诗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其实“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一种直面人生的态度。于忙碌中偷得半日闲,何尝不是一种人生趣味?调剂了生活,
放松了身心,点缀了人生。有时候再回首,看看往日时光的自己,平常忙忙碌碌,闲时欢声笑语,也是快乐。毕竟忙是忙自己之事,闲是欢自己之娱。在速度时代,以悠然之心,面迅速之风,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
1.抓关键词
材料中出现的“速度时代”与“闲暇”字眼,同学们容易知道此题考察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留意到,“创造”一词,思考是否速度时代的来临创造更多的闲暇,二者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2.联系现实
早高峰快速奔跑的人们,马路上紧挨着的车辆,夜晚灯火通明的办公楼,这似乎是当前社会随处可见的现象。“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是忙碌生活奢求的一刻闲暇,在速度时代,我们似乎闲暇时光很少。
3.原因分析
(1)各行各业内卷(客观)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曾经是市场竞争的真实写照,可在欲望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竞争变得更残酷、激烈,社会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人人都在超负荷运转。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很多人被迫内卷,真正能够去感受生活的人越来越少, 速度裹挟着我们前进。
(2)自我选择(主观)
人具有社会属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使得人们不断迎合时代发展,以确保不被社会落下。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大部分情况下,都在“奋力一搏”,真正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
4.后果分析
(1)心理变化,迷失方向
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对速度和效率的追逐,人们产生近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各种快餐
文化、碎片式阅读、各种速成班充斥整个社会。人人追求短期最大效益,渴望能更快地获取知识、财富、权利和名声,恨不得一夜之间功成名就。在这一整体环境中,人们变得不够自信,容易被可笑的谎言框住,迷失前行的方向,从而很少有闲暇去思考。
(2)闲暇并不悠闲
当有闲暇时,有多少人真能够去休息,大部分还是抱着手机,浏览行业动态,接受推送消息,我们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充斥其中的不乏有一些为了利益大肆宣扬焦虑的推文。而真正能够悠闲地体会幸福生活的少之又少,于是,焦虑在无止境的蔓延,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5.思辨性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信息数字时代,速度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的确,汽车、高铁、飞机、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发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更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让我们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也有更多的闲暇时光。
但是,各项设备速度的提升,对人们的工作效率要求更高,同时也刺激社会各方面过快的发
展,人们眼花缭乱,都在追求高速,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光。而当今社会的闲暇更多需要的是寻求内心片刻的喘息,是自我内省,是内心的富足,寻求自适状态。
6.方法论
社会发展是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回到小国寡民的年代中去。世界已然不需要隐士,但我们仍要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心境,那是生命的飞越,心灵的归处。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我们应当坚定内心需求,清晰认定目标。“博学而内自省也”方为君子之求。不必被时代洪流裹挟前行,也不必等到所有一切都已妥善完毕,再整装待发去等待闲暇时刻,自省与生命同步,内心富足让生命长青。
立意:
1.让心灵慢些走。
2.在速度世界中小憩。
3.有速度,也要有停歇。
.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对这一说法,你怎么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周国平认为,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这启发我们,要关注自我获取知识的品质。只有学会独立思考,让自我的灵魂清醒,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丰盈人生。   
二战时期,面对战斗力的加固防护问题,仅有一位专家力排众议,说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在所有人都支持在机身中弹多处加强防护时,只有那位专家坚持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正是他于表象思维的大潮中独立思考得来的真知灼见,挽救了成千上万飞行员的生命。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自然成就自我生存意义,彰显自我生存智慧。   
我思,不怠惰。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大信息如浪潮般扑面而来。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网络更是让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因而,就有一些人满足于当“传声筒”“复读机”,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诚然,即使是网络将知识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要审视它们的真实与否,全不能因此而怠惰。   
我思,不盲从。柏拉图曾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他不像如今困在学校中的学生,只知道一昧的听从于老师的教学,毫无自己的思考。他懂得独立思考,他有灵魂上的清醒。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诚哉斯言,试想,如果个人或族,不善于独立思考、缺少自省精神,只知道人云亦云,麻木盲从,那么,便只能成为别人精彩人生的可怜陪衬;如果整个社会都只是盲目从别人那里获取知识,没有怀疑、筛选和思考,那么社会将如何进步?   
我思,方有所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知识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知识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经过自己内心消化的知识,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就是我,是颜不一样的烟火。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灵魂,每个人都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不避重就轻,不随波逐流,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以独特的眼光去获取知识,我们,在路上。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围绕知识究竟是来自外界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来审题立意。
材料由一个转折复句构成,重点在后面,“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考生要充分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我们首先理解何为“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并非外界已经公认的、众所周知的知识,比如物体热胀冷缩等,而是指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的知识,换句话说,是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再理解“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不管这知识多么完美,传授给你的人多么用心,但是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走心”的知识,永远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综合来看,这句话是强调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消化得到的知识才算“来自内心”,才算“真正
的知识”。这就启示我们,读书、学习知识很重要,但通过思考让知识消化于内心,在生活中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知识才算是真正学到了手。否则,理论学的再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知识就算白学了。因此材料中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对于当今时代,这句话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我们每天都在各种知识的包围中。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识我们都要学,我们要通过思考对知识进行筛选,只选择我们需要的知识,否则即使学了也不会对我们有帮助,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写作时,考生可以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唯有来自内心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然后分析应当如何学习知识,强调思考辨别对于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接着论述信息时代我们如何筛选知识,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要做一个能够取舍知识并静下心来慢慢学习知识的人。最后再次强调青年应当如何学习知识,那就是脚踏实地、沉稳踏实,逐步掌握、实践验证。
立意:
1.内化于心的知识才能为己所用。
2.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3.用心思考,静心学习。
.作文。
有人说,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
以他者为镜,独立思考
如今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吗?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则认为不尽如此。
我认为,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无论是认识外界,还是认识自我,都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因此,古希腊哲学家说,“人,认识你自己”。而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
人是社会中的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只有通过外界、他者的反馈,才能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认识外界。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得失”,古语有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身在九重的天子,还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只有借重他者、外界的反馈,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我与他,纠正自己认识的错误、偏差。
因此,中国古人反复强调,不仅要“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要“兼听则明”。但是,反观当下,很多年轻一代,以“佛系人生”为名,“宅”在自己的小小天地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多不接世,孤居愿智,这样怎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感知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