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上海高考作文
阅卷老师的话:
这个作文题目首先陈述了一种现象“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然后叙述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反应,再启发考生思考。表述简洁、清晰。题目虽然陈述的是一种现象,但是现象背后却蕴含着深意。“小时候”和“长大后”形成对应关系,“喜欢发问”和“重结论”形成对应关系。这两组关系整合在一起就强化了题目的思辨彩。对“发问”和“重结论”如何定义?如何辨析?是很考验考生的思维清晰度的。同样是“发问”,“小时候”的“发问”和“长大后”的“发问”在内涵和层级上又不同。另外,“重结论”是否有价值?“发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如何?这种关系是静态的还是发展变化的? 这些点是很能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给考生思考留下了空间,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这一作文题体现的“思
辨性”和“开放性”正是近些年来上海高考语文学科作文命题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同时也给了选择的考验与驾驭自由的压力。所以同学们在考场上拿到作文题后,如何选择观点倾向,选择切入的角度,是后面作文顺利展开的前提。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优秀考场作文往往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能精、准、稳地确定论述观点和切入角度,而这样的站位往往又具备较强的张力,为后续文章往深广度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空间。“思辨性”反映了考生的思维品质,其中包含了思维的清晰度、逻辑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我们从以下作文展示与分析中就会看到其中的差异性,通过对作文优缺点的展示与分析,同学们可以看到自己在“思辨性”上的欠缺与发展空间,从而提升自己写作的思维品质,让作文上一个台阶。
莫失发问少年心
儿时,世界对我们来说是崭新而未知的,我们喜欢发问,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许多问号;长大后,我们往往直奔结论而去。在我看来,这一转变虽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不应该让岁月腐蚀了那颗乐于发问的少年心。
诚然,小时候人们的知识储备尚不完全,自然有许多疑问。而孩童好奇的天性也引领着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发问的方式探索未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感知;长大后,人们的知识体系趋于完备,同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也不允许我们进行发问的迂回,而是以直接、简洁的结论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
可结论终究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倘若只囿于结论,人们便会落入经验主义的认知圈套,而失去真正有意义的求得结论的过程。当个体只会攫取现成的、速食的结论,他的大脑便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沦为功绩社会运转的庞大机器中一个可磨损的零件,社会也因此丧失前进与创造的活力。鲁敏在《投食下的阅读饥饿》中曾批判道:“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去翻那些真正适配自己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叼起降落到眼跟前的发亮玩意儿,以大合唱、团体操的标配方式来阅读、思考、发声?想想看,这真是可怜而贫瘠的局面!”对世间万物的观照与求索亦如是,我们不应因现成结论的繁多与便捷,失去发问和探寻的能力。
更何况,许多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意义的探寻本就是难以求得结论的。苏格拉底与美诺探讨何为德性却没有得出结论,他的发问或许就是想告诉世人:有些结论太大了,无法由人
类定义;对于理性的限度,人们要保持足够的谦卑与敬畏——-结论或许难得,但发问与求索永无止境。
事实上,正是无数的发问及其所引发的求索,成为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的动力。屈原的“天问”限于时代而无法获得全部结论,但它足以轻易穿过时空的阻隔,时至今曰仍振聋发睛;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们站在古希腊思想贫瘠的山巅,对自然与人生发出叩问,这些叩问穿越岁月的鸿沟彼此呼应共同构筑了尼采口中的“天才共和国”,引发着后世哲学家们的探寻、思考与追问,推动哲学向前发展。但我们须知,长大后的发问不应像孩童时一般被动地等待解答我们所倡导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发问,而是由内心的好奇与求知欲所起,以主观能动性探索结论,获得自己的答案。
更何况,发问与结论本就是一体的,发问是寻得结论的契机与缘由,而结论则是下一次发问的新的基石。不止步于发问与结论,而是进一步追问一一起于发问,成于结论,重构于再发问,这样不断质疑、推翻与重建的过程,才是最为深刻,同时也是最有意义的。
如今,即使技术手段已十分先进,人类所熟悉的常规物质也只占宇宙中的百分之五左右,在这个我们本以为熟悉却意外变得陌生的宇宙中,还有无数暗物质与暗能量一一但这不是人类
止步的理由,而是让我们燃起探索欲的起点。在广表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仍是孩童;既是孩童,就应不断用发问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在无尽的求索中寻新的生存高度与边界。
愿我们都能怀揣着一份求知的勇气,去发问、求结论、再发问,怀着敢于发问的少年心不断前行。
【得分】70(一类上)
【评析】
前面我们讲到文章的思辨性体现在写作者思维清晰度,文章的逻辑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上。这篇文章基本具备这些特征。
文章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阐释明晰,如“发问”“结论”以及相关联的概念表述;且文章的基本脉络清晰。文章起始引即出观点;然后指出小时候“发问”和长大后“看重结论”的合理性;再通过转折较充分地阐述了对于“结论”不再“发问”和“探寻”的危害;接着通过“更何况”,强调因“理性的限度”“结论或许难得,但发问与求索永无止境”以推进文意;再接着阐述正是因为这种“发问”和“求索”而成为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动力;随后辨析长大后的“发问”与小时候的“发问”的不
同之处,强调“发问”的主动性;再进一步阐述“发问”和“结论”的“一体性”,以及其发展性;最后指出“人类仍是孩童”,回到原点,又大大超越了原点。在有限的字数中文章能做到层次丰富,且层次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较为紧密,实属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思路的突破性,这种突破性使文章后面部分的思考得以深化,思想性超越了一般同学的文章。具有了一定的深刻性,启人心智。
当然,丰富的思想还需要相应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语言也是很具有表现力的,与要表达的思想是融为一体的。
虽论述中尚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综上,作者的思考力和表达力均属上乘,可拟定为一类卷。
求索的精神
孩子们是天生的提问家,他们真的可以从一花一木中提出关于世界的疑问,甚至带有着朴素的科学或哲学观念;而结合我们的切身体会,我们发现长大后人们往往越来越重视结论而不再有求索性的提问。这使我们警惕:我们应努力保有求索的精神,而非过若以结论为导向的生活。
发问是求索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但其内涵远不止一个问句那么简单。发问,是个基于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及核验信息之上的过程,因此是观察、思考和质疑三者结合的产物。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因为孩子从身体上、心理上都贴近世界的本质。他们不断地发现世界上的信息,但由于储备的知识不够,往往无法有效处理井纳为己有,于是他们聪明地选择发问,以获得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际锻炼了洞察力以及思考能力,这对问题处理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可是大人也会时常发问,这又与孩子们的问题有何不同?区别在于两者对于答案的处理方式不同。大人们往往喜欢将答案作为结论记忆;而小时候的人们却会将答案用于下一轮的发问,他们不满足于答案本身,更好奇答案的缘由,这解释了为何时常孩子们一开始提问便停不下来,他们迅速对每一个获得的答案进行再观察、再思考便产生了新的发问。而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本源,还时常能就此类比,获得融会贯通的本领。
因此当一个人将发问后的答案只看作结论的那一刻,他实际上丢失的是举一反三的机会,对问题更本质探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主动地放弃了使思想进步的机会。这些都需要通过发
问的求索精神才能获得。求索精神又因其这些优越性,才往往能促成重大的突破和成就。纳什在普林斯顿吸收一切数学知识,却不满足于这些结论,他不断发问才有了现如今耳熟能详的博弈论。这便是求索精神跨时代意义最好的例证之一。
但长大后的人们往往看重结论又具有若必然性。成长的过程中总有日益增多的琐事压在我们肩头,迫使我们不得不越来越追求极致的效率,求索的精神或许会不经意间成为成长的代价,只因获得一个结论确实比细究结论的来路高效太多。尤其在现在信息量爆炸的社会,信息输入越来越多,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再有机会求索,可恰恰是在这个时刻保有求索精神的价值意义空前之高,在这样的时代中慢下来的求索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大局观,为心灵搭建避风港,保有求索精神重构世界观,警惕以结论为导向的生活,或许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
求索发问与结论,也许是每个人心中的月亮和六便士,愿我们在捡起六便士的同时记得抬头看看月亮。
【得分】56 分(二类中)
【评析】
文章在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后,对“发问”作为“求索”的一种方式作了比较充分的阐释,特别是对孩子的“发问”与成长的关系分析得比较透彻。随后对成人过于看重“结论”的危害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进而强化以“发问”为方式的求索精神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同时对看重“结论”也有辩证的思考。文章对题目要求的几个角度分析基本到位。
文章比较明显的瑕疵是将“求索”替代“发问”,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写命题作文需要紧扣题意去展开论述,始终不能忘记与题目中的材料对话,与题目中的关键词对话。这也是有些同学写作时忽略的。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望引起大家关注:在写作中要具有与题目中的材料对话的意识,使得文章论证更加严密。
完整的思维方式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往往重视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
小时候我们总是充满各种好奇。对不懂的问题总是怀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愚维的跳脱和问题的千奇百怪总能难倒父母或老师。而问题往往指向结论。小时候的我们也许并不在意结论,单纯地想问,是因为对这个世界不甚了解,希望能接受外界信息,结论的对错反而不重要。
长大后的我们重视结论,变得更具有功利性和高效性。就比如一个数学公式,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在意它如何推导而来,而注重于这个公式是什么、如何运用而让我做对题目。人们的功利性往往也被这个时代所影响。快节奏的时代,让人们没有思考和发问的时间。试问如果一个问题,网上一搜就能得到结论,谁又愿意去提问,去自己思考呢?当别人已经得到结论,而你还在发问的时候,你已经慢了别人一步。这就是长大后人们重视结论的原因。
但这个现象同样带来问题。发问大多数是基于思考过后无法得出结论而产生的。如果只重视结论,就缺少了发问前思考这一步骤。我承认只得到一个结论高效又便捷,但不活跃的思维会越来越迟钝,人们也会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且依赖于结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