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吟唱的劳动之歌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诗经》相关知识点,对杨万里要做到知人论世。诵读两首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芣苢》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以及两首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悟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乐。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赏析两首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还原劳动场面。体悟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两首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以及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值得吟唱的劳动之歌、大家还记得上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问题回顾:(课件呈现):
编者为什么在第二单元安排两首古诗?
为什么是《芣苢》和《插秧歌》这两首呢?
师:从小到大,我们学过太多太多有关劳动的诗句了,比如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课件呈现)。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劳动的乐趣,以及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再比如说唐代
诗人李绅的《悯农》(课件呈现)。这首诗告诉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精心劳动获得的。尤其是国家现在提出的“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一粒米一口粥当思来之不易。 那么这个单元,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两首古诗又和之前学过的有关劳动的诗歌有什么区别呢?大家把书打开,翻到53面,先来看看第一首《芣苢》。(板书《芣苢》)
师:介绍《芣苢》(课件呈现)。加上书名号的《芣苢》是什么呢?(课件呈现)按照
郑樵的说法,加上书名号的《芣苢》和我们之前所学的采菱歌、采藕歌一样,都是在劳动的时候,即兴所唱的歌谣。
好,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这首《芣苢》的朗诵(课件呈现),大家注意里面个别字的读音。
学生齐声朗读。
关于这首诗,上节课我们给大家留了一道作业。自读文本,请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的画面。(150字左右)(课件呈现)。从大家提交的作业来看,很多学生完成的很不好,有的学生只写了几句话,有的写了几个字,大家被这道题难住了,有的同学私下和我讲,他说,老师,这怎么写呀?全诗一共才48个字,还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而实际上发生变化的只有6
个字而已。是的,这道题本身是有难度的,《诗经》在句式上最明显的特点是重章叠句。《诗经》中有很多名篇,像这篇这样从头到尾只换了6个字的非常少见,那么完成这道作业,关键也在这6个字上。同学们,请大家再次阅读这首诗,结合注释,完成我们学习任务第一题。
大家可以先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一个范例。(课件呈现)(小组研习2分钟)
师:好的,同学们,填好了学习任务单,你还觉得这是6个简单的字吗?结合书下注释我们知道,这6个字其实就是6个动词,表示我们在劳动时候的6个动作。(课件呈现)那么,把这6个动词连在一起,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关注老师刚才说的话,我说的是画面。其实,老师希望看到大家能够通过对这6个动词的品读还原出当时的情形,借助你自己的文字,把读者带到历史的现场,来一次时空穿越。我们一定要把文本读细,认真品,仔细品。
我们再来看“采”和“有”。(课件呈现)“采”是一只手正在摘取树上的果实。而“有”呢?它是一只手正立,或者侧立,到金文的时候,增加了“月”。“月”就是肉,表示手里拿着肉,是持有的状态,那这样看来,采是动作,而有是结果,是状态。从“采”到“有”,这就对采集这个行为做
了一般性的描述。
那我们再来看看名家又是如何解释这两句诗句的。(课件呈现)
大家注意一下,这两种解释都与课本中的释义不一样,课本上说“采采”是茂盛的样子。而在这两种解释中都把“采采”当作了动词,采采,就是采呀采,采了还采的意思。同学们,你觉得哪种解释更好呢?老师在这里留一道思考题,大家课后研究一下,我们来看(课件呈现):
车前子呀,采呀采,快点儿把它采些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快点儿把它采起来。
                         ——余冠英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骆玉明
师:同学们,眼前浮现怎样的景象呢?老师认为这只是开始劳动前的状态,仿佛看到一女子结伴而行,在田野上寻车前草,这时其中一名女子发现了车前草,她惊喜地招呼同伴们,大家快来呀,这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车前草,快来呀。
再来看“掇”和“捋”。和前面的“采”和“有”相比,这两个动作是对手动作的具体阐述。“掇”是拾取、摘取的意思,是精细的动作,而“捋”是从茎上大把大把地取下,动作比较粗放。我们再来看名家的释义(课件呈现):
车前子呀,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余冠英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关于劳动的诗歌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骆玉明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掇”和“捋”的区别呢?
明确:这是在描写不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细心,所以她一颗一颗地拾取,有的人豪放,所以她一把一把地捋下。或者是同一个人,一开始一颗一颗精细地挑选,到大把大把的捋下。由此可见,在劳动中他越采越熟练,手脚越来越麻利,越来越快。
下面我们再来看“袺”和“襭”这两个字。(课件呈现)
车前子呀,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掖起来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骆玉明
这两个衣字部首的字,是用衣襟盛取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但是,一个是手提衣襟往里揣,一个是盛得满满的,掖起衣襟兜起来,手提衣襟兜起来,掖起衣襟兜回来。这说明什么?说明女子们的收获越来越多,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同学们,我们看这些动词(课件呈现)就把女子们发现芣苢,采摘芣苢,再到满载而归的过程生动地描绘出来。我们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观察力和语言的锤炼。这可能是因为是她们习惯的日常生活吧,是她们生活中的歌谣。
还有同学说,这六个动词的画面联系起来,已经是一部影片了,干嘛用那么多“采采芣苢”分开呢?同学们,你还别说,还真有这样的歌,我们来看这一首选自《吴越春秋》的《弹歌》(课件呈现)。这首《弹歌》四句话,八个字。描绘了我国远古人民狩猎的场面。我们在读的时候,有一种紧张感,想必,他们在歌唱的时候内心充满了一种急切的渴望。
如果我们的《芣苢》,也变成这样呢?(课件呈现)
在急促的节奏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心急如焚的人。那么我们再来读一下《芣苢》,试着来比较一下。
在采采芣苢和薄言的重复中,节奏放慢了。画面里的人也放慢了脚步,那是一农家的女孩,在春日的暖阳里正在无忧无虑地笑着,叫着,载歌载舞,在平原旷野中采着芣苢。那是春光中大家脚踏晨露各自向路边的杂草丛中寻芣苢。她们兴致勃勃边走边唱。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那是在田野中,在寸草里的清香里,不停地寻着,摘取着,热烈的劳动伴随着抒情的歌声,使整个田野都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她们呼朋引伴,三五成,开始是一叶一叶的摘取,接着是大把大把的捋取。她们越采越多,越踩越快,渐渐地装满了衣襟,那是丰收的快乐。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她们越踩越多,越来越起劲,越唱越高兴,都快溢出来了。
语言的反复,片段的重复里,是她们对劳动的热爱。
(课件呈现)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方玉润《诗经原始》
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元  吴师道
的确,芣苢就是一曲劳动的快乐歌。(课件呈现)
如果说《芣苢》是劳动者的像,远远地向我们展示了劳动的欢乐,再让我们把镜头拉近,读一读杨万里的《插秧歌》。(课件呈现)
教师并泛读,学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插过秧吗?老师课前特意查了资料,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呈现)
插秧就是把秧苗从秧田移栽到稻田里,那么插秧劳动的主要环节是把秧苗从秧田里*,在水田
中除去泥土,捆起来,把捆成的秧苗抛给水田里的人。这就是抛秧和接秧,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插秧。那这首诗的前两句话就很好解释了。“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原来这是一家人齐上阵,农家的小儿将秧苗从秧地里*,传给父亲,父亲再抛给水田里的妻子,再由大儿子接过来插上,全家组成了一条流水线。可是,这毕竟是诗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就打破了正常的工序,将抛、接、拔、插这样相反的两组词以及夫妇、小儿大儿合起来说,就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关于学习作业呢,同学们完成的特别好,所以老师在这里要进行一个任务的升级。(课件呈现)
同学们,想要写好心灵独白,首先还要对人物所处的情境有个准确的认识,这就要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的准确把握上,我们都知道,本诗描绘的是农村插秧的景象,但能不能说一说和《芣苢》相比,《插秧歌》里的劳动具有什么特点呢?记住你要从诗句中到理由,来支撑起你的观点,请大家在学习任务单上写一写。(小组讨论,4分钟)
生甲:我写的是辛苦,诗中说:“唤渠朝餐歇半霎,雨从头上湿到胛”。朝餐,就是早餐,一家人一大早就起床到地里干活,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偏偏天公又不作美,还下起来雨,他们
身上都被淋湿了,还得坚持干活,在江南,插秧一般在农历的三四月间,暮春时节,冷雨潇潇,他们冒雨插秧,即便带了斗笠,穿了蓑衣,全身上下也都湿透了,真的很辛苦。
生乙:我写的是紧张两个字,全家人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即使雨从头湿到胛,农民们也没有停止劳动,这是在抢时间,怕耽误了农时。紧张到什么程度呢?水田如战场,插秧如作战,为了抢时间,他们很早就起来干活,不但顾不得吃早饭,甚至早饭到了田间他们也不愿意停下来歇一会。不,不是一会,是半会。霎,是霎时,是一会儿。半霎,是半会。家人呼唤插秧人停手吃早饭,趁时间休息一会,而他呢?低头弯腰只顾插秧,头都不抬一下。
生丙:我写的是专注这两个字,理由是插秧人一门心思在插秧上,不吃饭只顾低头弯腰劳作,因为他心里面没有想到休息,满心都是秧苗,他对送饭的人说刚插的秧苗根基还不牢固,快照管好小鹅和小鸭子,不能让他们下地来毁坏秧苗,言外之意是至于我们吃饭和休息的事,暂时顾不上了,这是多么简短和质朴的语言呀,又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呀。
……
师:同学们读的特别到位,我们向分析《芣苢》一样,关注了插秧人们的动作,还原了一家
人团结协作,一心插秧的画面。我们还还原了农夫与送饭人之间看似答非所问实则大有文章的对话。我们还关注了诗歌中的比喻,“兜鍪”是一种古代战士戴的头盔,“甲”是古代战士的铠甲。“兜鍪”和“甲”是战士的装备,把农夫的斗笠和蓑衣比作了战士的铠甲,那也就是说把农夫比作了战士,农田就是农夫的战场,农忙时节他们像战士一样,与繁重的农活、恶劣的天气作战。(课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