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武威。《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如同后来的词牌,诗的内容不一定都写凉州。梅鼎在《乐苑》中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搜集并进献宫调《凉州》,唐玄宗将其交付教坊成曲谱,配上新词演唱,并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凉州词》便由此而来。其后如王之涣、王翰、张籍、逢等诗人因喜欢此曲,便仿写新词,这些词的题目都冠以《凉州词》。有人经考证,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一个题目《听玉门关吹笛》,并由此认为这首《凉州词》是王之涣在玉门关听到守边士兵吹笛时写的。这首抒发戍边士兵怀乡之情的诗篇,写得意境极其壮阔,悲而不失其壮,怨而不显其哀,充分表现出盛人的宽广胸襟。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构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图画:茫茫无际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引颈向远望去,仿佛是从白云中飞来。这句诗的着眼点正好和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反。李诗中的黄河汹涌而来,由远及
近,有一泻千里之势;王诗中的黄河溯流远上,由近及远,有万夫不当之勇。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显得格外荒凉。写孤城选数量词“一片”而不用“一座”,也是诗人匠心独运。“一座”,具有立体感,荒凉程度、孤单程度显然不足;而“一片”给人的感觉是平面,其荒凉程度、孤单程度都较充分,能更突出地表现主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即八尺。诗的前两句,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高峻险要,为后两句刻画戍边士卒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别。北朝乐府的《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就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的情景。临别折柳之风在唐代更为流行。《折杨柳》之曲,其音凄苦,哀怨婉转,最易撩拨乡情和边愁。“杨柳”作为送亲别友的意象,由来已久。《·》中写离情别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王昌龄写怨妇思夫,要选取“忽见陌头杨柳”的意境;饯别友人,要营造“客舍青青柳新”的氛围。尤其王维的《渭城曲》,被谱成《阳关三叠》,广为传诵,成了别席离宴上的绝唱。这些中的“杨柳”意象,都有特定的指向,并不是诗人任意取,随便植入诗行。诗人王之涣采用移花接木之术,将《折杨柳》的曲名用“杨柳”取而代之,故意使读者产生错觉,变曲子《折杨柳》为现实中的“杨柳”,化曲为真,激活意象,并与春风联系起来:羌笛何必唤醒并抱怨那已经被人忘却的杨柳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惊沙障眼,苍凉万古,怎能有春风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未见杨柳,不思离别。闻取折柳,如见柳。萦心,令人痛绝!终
日奔波于茫茫海中,忽然听到羌笛吹奏《折杨柳》,极易触动别恨离愁。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这两句诗如果和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并读,肯定会加深对诗意的进一步理解。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此诗自从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先有诗坛佳话旗亭画壁为证。唐人用弱在《集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开元年间,在诗坛齐名的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一起到旗亭(酒楼)畅饮,忽见十几名乐官和四名漂亮歌女上楼歌舞、奏乐。王昌龄他们私下约定:“我辈都享有诗名,究竟谁好谁差,无法自定,今天听歌女们唱歌,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胜。”过一会儿,一歌女唱“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伸手在壁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不久又听一歌女唱“开箧泪沾”,高适伸手在壁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又听到一歌女唱“奉帚平明金殿开”,王昌龄又伸手画一道说:“两首绝句。”王之涣自认久有诗名,就对王昌龄、高适说:“这几个不过都是失意的乐官罢了。”他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个歌女说:“这个如果不唱我的诗,我永远就不再和你们争高下了。”于是边说笑边等着。过一会儿,那个漂亮的女子果然唱起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立即翘起拇指得意地对两人说:“乡下人,我没有胡说吧!”后来,明清戏剧家将此事编成,其中以《旗亭记》为名的就有多本。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联章体,共有两首,这是其一。他之所以能跻身于中国史并雄踞盛唐之巅峰,《凉州词》委实立过汗马功劳,为其挣分不少。这首诗自古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历代点评家都给予高度关注。明代李攀龙、王世贞,清代王夫之还就唐人七绝谁可压卷这一问题各持己见,其中都涉及这首诗。《唐诗别裁》引王渔洋的话说:“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学者章太炎的高足邵祖平在《七绝诗论》中,将七绝诗列为十二品,王之涣这首《凉州词》被列为第一品神品之首。 2011年,中华书局依据历代选本入选唐诗、历代评点唐诗、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四个方面的数据,对唐代近三百年两千多位诗人现存的五万余首诗作进行排队,王之涣以其历尽无数劫难而仅存的区区六首绝句,竟然在排行榜的前四位中夺得两席之地!一首仅有二十八字的《凉州词》名列全唐第三,居然高出李白、、、等天才诗人,可见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崇高地位。
在流传过程中,这首诗曾产生了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的第一句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第四句是“春光不度玉门关”。历代学者对第一句争论尤多。理由主要是在玉门关不可见黄河,只能常见黄沙。并认为,可能是最早传抄时手写草书之“沙”字被人误当为“河”字,之后以讹传讹所致。许多人还以玉门关当地扬风之时常见黄沙连天景象以证“黄沙直上白云间”绘景贴切之妙。关于这句诗,民国时期的藏书家叶景葵认为:“诗句有一字沿讹为后人所忽略
者,为《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古今传诵之句也,前见北平图书馆新得铜活字本《万首唐人绝句》,‘黄河’作‘黄沙’,恍然有悟,向诵此诗,即疑‘黄河’两字与下三句皆不贯串,此诗之佳处不知何在!若作‘黄沙’,则第二句‘万仞山’便有意义,而第二联亦字字皆有着落,第一联写出凉州荒寒萧索之象,实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诗全体灵活矣。”《唐人绝句精华》也说:“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
有人认为,由于缺乏王之涣到过玉门关的证据,其《凉州词》究竟是写其亲到玉门关的观感,还是凭想象的自由发挥,就无法确知,这使得《凉州词》“黄河”与“玉门关”的关联成为悬疑,到底是“黄河”还是“黄沙”也成了不解之谜。历史上曾经至少有四座玉门关。第一座大约建于西汉武帝时,约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关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第二座大约建于东汉至和帝年间,关址在今甘肃省酒泉地区的玉门镇,距西汉所筑第一座玉门关四百多公里。第三座是隋朝的玉门关,关址在今甘肃省锁阳城。第四座是唐朝的玉门关,关址在今甘肃省锁阳城附近。这几处玉门关,无论哪一座都距黄河有上千里之遥。依王之涣所处时代,他在《凉州词》中所说的玉门关当为唐代的玉门关,这里也肯定见不到黄河。
王之涣的原作究竟是什么,现在已无从查考,我认为完全无争论之必要。我们只有按照现有的两个版本阅读欣赏。同时,我们还应当为之庆幸,庆幸多了一方宝玉,使诗苑又增加了一枝别样娇艳的鲜花,为
我们的文学史又平添了一缕耀眼的光彩。春光是静止的,春风是流动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远远强过“春光不度玉门关”。就全诗的整体效果看,王诗的第一句在诗中的作用若论优劣,两种版本实在是难分伯仲。“黄河远上白云间”,开篇一句,诗人挥动神笔,描绘出一张黄河巨幅画卷,随即由近及远一抖而开,将读者的视线一牵万里:汹涌澎湃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的洪水似从远方云端飞来,诗人的笔锋牵引着读者的视线溯流远上,直逼天涯。诗人神思飞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化静为动,以动显静,静中含动,动中见静,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是苍凉与广阔的妙合。有人说,“黄河远上白云间”,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其实不是。如果认为诗人在这里是刻意表现黄河的壮丽美,那就破坏了这首诗意境的完整性。诗人写“黄河远上”与“白云”的目的,不在于表现什么美不美,而在于表现其苍凉与广漠。以上所言,只就“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一句而言。单独来看,“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确是个好,句与句单挑,无论是意象意境,或是构图状,比“黄沙直上白云间”都不知要好多少倍。它意境开阔,莽莽苍苍,显得十分壮美,而“黄沙直上”只是给人荒凉的感觉。同时,“黄河远上白云间”句与下句“一片孤城”,一远一近,一线一点,互相映衬,有一种立体的感觉,而“黄沙直上”句画面比较单调。乍一看,这一句好,只是部分好,不能代替整体好。用到此处就远远比不上“黄沙直上白云间”生动形象,贴切有力。根据哲学的观点:部分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同时,当组成
整体的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根据文章学的观点:主
凉州词 王之涣
题不能凭空产生,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每一部分材料都要在主题的统率下,都要服从主题的调动,受主题的制约。换一句话说就是材料都要积极为主题服务。如果有些部分失败了,整体就会显得有缺陷,不管其他部分写得多么好,这样就成不了完美的作品。绝句共有四句,四句诗就像桌子的四条腿,如果哪一条腿出现问题,哪怕这条不符合尺寸的桌腿是用纯金做成的,也很难使桌子放稳。若论及全诗,从表面上看,“黄沙直上白云间”则更符合此诗之原意,它十分真实地描绘出了西北地区“平沙万里无人烟”(岑参)的荒凉与广漠,为主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抖出铺平了道路。而按常规解释,“黄河远上白云间”对主题虽无任何损伤,但却不能使其增辉,对突出主题只能是束手无策。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抱怨“皇恩难到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根据诗无达诂的欣赏原则,再看诗人创作此诗时的背景,对理解诗意会有所益。开元年间中后期,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已非青春鼎盛,却依然别样风流,倚重宦官,娇宠贵妃杨氏,“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疾苦,以致后来酿成安史之乱,铸成滔天大祸。诗人在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戍边士卒的同情。
但事情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以上只是一般的理解,实属短视浅见。若将眼界再放宽一点,走出山重水复之窘途,迈进柳暗花明之新境,则将又是一番天地。有到过玉门关以及熟知中国西北地理的人常常心生疑:玉门关与黄河相离千里之遥,怎能扯到一块儿?我说,这大可不必。这是以常人之眼观之,而非以诗人之眼观之。常人之眼长在脸上,为俗眼凡眼;而诗人之眼长在心上,属仙眼佛眼,能“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陆机)。常人之眼的视域是有限的,而诗人之眼的视域是无限的。须知,古人写诗作赋,或为寄兴寓情,重实言虚,各取所需,只求艺术真实,不为生活所拘;只求诗中意境完美,难顾诗外乱象纷纭。就诗而论,“黄沙直上白云间”远无“黄河远上白云间”之雄浑大气,以王之涣这样诗名盖世的诗人,显然不会选择“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平庸的诗句而必取“黄河远上白云间”无疑。并且,像王之涣这样的人赋诗,诗中描绘的不一定机械地照搬实景,而是为了诗的意境,大跨度将黄河和玉门关这两个本不相干的事物横贯起来以渲染诗意氛围,这种异于常人的想象力正是其高超之处,也正是成就其超凡诗名之所在。王之涣属浪漫主义诗派,千里之地,在其眼中,不过是咫尺之遥,且有名句“黄河入海流”为证。再则,古人的语言有异于今天,诗的语言更异于科学论文。诗的语言往往具有跳跃性和多义性,有时为了简练,干脆就将某些句子成分省略。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一个题目叫《出塞》。若按出塞理解,诗中的主人公就不一定是诗人自己,而是出征的将士。诗人描绘的是一队队将士沿着万里黄河,为国戍边,星夜兼程,跋涉于“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辽阔海,坚守在“走马西行欲到天”(岑参)云中关山。“黄河远上白云间”,在造句方面和杜甫的“山万壑赴荆门”、王昌龄的“孤城遥望玉门关”有异曲同工之妙。“山万壑赴荆门”是说越千山万壑,来到荆门访古。“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诗若要将句子成分补齐,用的方式表达,就应该是说出征将士沿着万里黄河直到白云绕的天边。这样,这首诗就不存在误传的问题,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如果再和唐人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
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参读,所有悬疑就会迎刃而解。这样理解,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意境就远远高于“黄沙直上白云间”。“黄沙直上白云间”只是浅人之语,而“黄河远上白云间”却是神来之笔。首句若用“黄沙直上白云间”起笔,则此诗最多只能算作佳作,而用“黄河远上白云间” 开局,此诗必成神品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