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之情感主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 42 分)
1.下面对《己亥杂诗》(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情绪。
B.第三句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自哀自怜、孤独郁闷的心理。
C.第四句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报国之志。
D.全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了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B.“自哀自怜、孤独郁闷的心理”表述有误,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故选B。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乌不鸣山更幽。
[注释]《钟山即事》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时所作。
1. 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中画线句衍生出的新意义是“认识达到一定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鸡黍之约
B.“浮云”借指奸邪小人,表现了王安石把一切都看淡如浮云,没有了远大抱负。
C.“弄”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草随春风频频舞动的情态。
D.“坐终日”写出了诗人整天整日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坐的寂寞。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B.有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浮云”借指奸邪小人,而用“不畏”加以修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表现了作者变法革新的远大抱负;
故选B。
3.下列对古诗《春望》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有“诗圣”的美誉,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分四联,颈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
C.全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描写所见景象,后四句传达感叹忧愤之情。
D.这首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答案】B
【详解】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颔联,而非“颈联”;
故选B。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B.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C.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D.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ABCD
【详解】
A.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过故人庄》全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
就菊花。属于五言律诗;
B.《过故人庄》诗意: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描述了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C.诗歌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了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D.此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选ABCD。
5.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问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乙诗首联中的银烛、金樽、绮筵,都可以看出饯别酒宴气氛的凝重。
B.甲诗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添上浪漫的彩。
C.乙诗颈联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实写朋友已经远去。
D.无论是甲诗的托明月寄情,还是乙诗的以琴瑟表意,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深厚情谊。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
A.乙诗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意为: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银烛高烧,青烟缭绕,金樽频传,酒席丰美,朋友们珍重友谊,殷勤饯别,主客双方沉浸在宴饮之乐的氛围里,“都可以看出饯别酒宴气氛的凝重”表述有误;
B.甲诗第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里的“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愁心’”表述有误;
C.乙诗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意为: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这里作者借环境描写,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实写朋友已经远去”表述有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