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作者:***
来源:《新丝路·下旬刊》2015年第11期
        摘 要:诗歌作为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语言高度凝练,富含情感、韵律和深度思考。孔子曾以“不学诗,无以言”来形容诗歌重要性。诗歌对青少年的性情涵养、道德修养和文学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遇到了边缘化、低俗化、自闭化等诸多问题,对于青少年创作、传承诗歌产生了消极影响。古典诗歌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已在实践中反复证明。但关于现当代诗歌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尚不够。本文试从这方面进行探讨,以引发思考、提供研究。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发展;青少年;影响
        中国现当代诗歌近100年来,经历了各种社团、流派和主义的争论、变革。这期间,诗歌对一代代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青少年对诗歌创作传承的推动成为诗歌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百家争鸣、80年代诗歌的黄金时期、90年代的汪国真热,还是21世纪以来诗
歌的淡出,诗歌教育的缺位,都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现从现当代诗歌发展入手,分析其与青少年的互相影响、存在问题等。
        一、现当代诗歌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但在近代,不少诗人模仿着古人的语言和意境,无病呻吟,专讲音韵格律、卖弄生涩典故,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艺术上无甚新意,严重阻碍着诗歌的发展。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发起了“诗界革命运动”,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等人呼吁“以白话入诗”,带头创作现代自由体诗歌,现代诗歌自此诞生。“鬼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在1919年到1949年社会变革和动荡年代,现代诗歌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空前繁荣,大致分为三个“十年”[1]。
        第一个十年,开辟阶段。胡适作为“第一个白话诗人”,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诗歌社团创造社、中国新诗社、新月社等先后成立,如雨后春笋,当时的文学大师、青年均自觉不自觉地投入了诗歌创作热潮。经过努力,现代诗歌一方面形成了以白描为主,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一方面形成了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代表作的主张抒情、艺术的作品。《
女神》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第二个十年,理论发展。在此期间,诗歌从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转向更注重自由化创作和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随后新月派提出“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李金发通过学习法国诗歌,开创了中国象征诗派。后新月派与象征派合流形成现代派,代表人物有戴望舒、施蜇存、卞之琳、何其芳。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革命诗歌团体成立中国诗歌会,以胡风为代表的七月诗派。各个社团、流派有专人进行诗歌理论研究,就诗歌创作、艺术形式等与其它诗派进行辩论。
        第三个十年,进一步分流。随着国内革命形势需要,文学创作更多与时事结合起来,诗歌内容、流派也进一步细分。1939年,“抗战文艺工作团”、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学员和西北战地服务团以战地社和铁流社为中心,形成了晋察冀诗派。同时期有以现代主义为特的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主要有《诗创造》和《中国新诗》。40年代,解放区出现了一批民歌体长篇叙事诗,成为民歌叙事体诗潮,表现了延安整风后形成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
        当代诗歌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建国初30年诗歌创作期(1949年至1978年)与新时期诗歌创作期(1979年至现在)。
        在建国之初的30年,特别是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诗歌的主旋律主要是歌颂新中国、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的领袖、歌颂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诗人们对新生活充满憧憬。如艾青的《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公刘的《为灵魂辩护》、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作品,都显示出鲜明的现代主义诗风。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整体上极为突出的政治化特征。也有闻捷这样以描述建国初期和平建设时期新疆如画景,淳朴民情的清新隽永诗歌。在1949年至1978年近30年的时段里,虽然诗人云集,创作初步体现出诗歌的多样化特征,但集体化写作倾向十分鲜明。
        新时期诗歌创作期,“朦胧诗”“第三代诗”“新生代”等以青年诗人为主体的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先锋性特质的诗歌潮流,为诗坛带来诗学观念与美学趣味巨大冲击和“革命”性变化。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诗人则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这批诗人有舒婷、顾城、梁小斌、杨炼、徐敬亚、王小妮等。他们的诗歌有情绪基调深沉,个性张扬,真实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写自己独特的体验等特点,成为朦胧诗代表。1983年前后,新时期的诗歌潮流已
呈现退潮之势。一批比朦胧诗人更年轻的诗人开始涉足诗坛;他们大多出生于60年代,对有着不同的记忆。北岛舒婷等人的诗歌展示重新面向开放世界的国人精神风貌。正如老诗人曾卓所说:“新诗已经形成一种安静,甚至是平淡的局面,没有那种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情景,所以说是沉寂的。”
        总之,自中国的现代诗歌从20世纪初期诞生到今天,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及其作品都始终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构成部分。
        二、诗歌与青少年的互相推动作用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文学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丰富的思想内容,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除了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怨”,强调了诗歌在教化育人等方面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一直强调以文立国,而文的核心,正是诗。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现当代诗歌对青少年滋养塑造、青少年对诗歌的推动作用更不容忽视。
        1.诗歌具有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天然作用。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这也是提倡诗歌教育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根基,即通过学习、诵读诗歌,达到理想、道德和思想教育的作用。儒家认为,诗歌能够对人的精神进行引导、教化。金庸曾说“诗歌对人生是很好的教育。”《诗大序》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外界因素极易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波动,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臧棣曾说,“假如以人生为尺度,诗涉及一种终生的自我教育。诗触及的生命秘密和生存洞察,是别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诗歌追求本真、本善、和美,重在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它宣泄情绪、抚慰心灵的方式能够对青少年成长期逆反心理进行有效疏导,使其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启迪[2]。如汪国真的诗,面对一代青年的迷惘和失望,在他的诗中以坚定的自信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给青年以巨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力量勇气,使他们走出悲哀的阴影。他在诗中写道:“只要青春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这些诗给失望者以新的期待,给懦弱者以力量,给失败者以勇气。
        2.诗歌是最好的情感载体,有助于陶冶青少年的文学修养与人格塑造。文学是关乎世道人心的载体,它的每个表达,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受众。在众多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有精
神性的,即“诗意”“诗情”。诗歌在某一种意义上,它间接地承担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凝结和认同的功能,就像一片精神的星空,是最好的情感载体,对激发青少年热情、树立崇高理想、确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完善自我人格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臧棣认为,写诗歌是“一种秘密的身体修行。因为写诗,既涉及对天赋的自觉,也涉及生命意志的自我觉醒。所以,这应该是大学生从事诗歌写作的生命动机。”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物,有助于每一个人回归人心本性,追求纯真、健康、向上的生活。闻一多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理论。因此,诗歌的美不是流于表面的,不能给人提供直接的审美感受,需要深人的品味、透析。好的诗歌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在历史的淘洗中积累精华,在批评的推动中绽放美感[3]。诗歌是一种心灵的透视,灵魂的拷问,思想的追问,人性的疑问,人心的仰望,生命的遥望,行为的质疑,生存的追索,理想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诗歌是对自然的探秘,对宇宙的破解,对世界的诠释,对人类的解读,对种的释译,对本真的辩识,对神性的觉知,对本初的觉醒,对善根的认知,对骨殖的守望,对本质的寻觅,对超然的感应。
        3.青少年对诗歌发展具有反作用力。纵观100年现当代诗歌的改革发展,没有青少年的参与,就没有诗歌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对诗歌的阅读、创作和传承,是诗歌生命的未来。首
先,青少年是诗歌改革发展的推动者。早在1917年,年轻的胡适、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而“”地下青年诗歌成为畸形年代青春苦难与激情的见证,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以其丰赡的思想意蕴和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为20世纪80年代那场具有爆破性的诗歌大变革从情感内涵、表达方式上作了充分的艺术准备[4]。其次,青少年是诗歌的传承者。经典的诗歌作品,常是青少年中间传播、记诵及推演下去的。《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说:“什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是心里还有诗歌的时代。年轻人都是天生的诗人,留下最好的一首诗,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张照片一样,值得长久回味。”复旦诗社的施懿城说:“我想不论在怎样的年代,我们的年轻人如果都愿意去写诗,去读诗,想必这个年代就不会太糟糕。如果可能的话,就让我们在诗歌中生,在诗歌中死。”一位诗歌获奖学生王艺彭说:“心中有诗的人永远年轻。因为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手书写,所以我们需要诗歌。我们的灵魂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写一首诗。”第三,青少年更是诗歌的创造者。电影《我的诗篇》记录了几个文化程度不高、收入有限的工人在机器轰鸣中写诗歌的故事,这些进城打工的年轻人将对生活的感悟、自己的日常工作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成为反应新时代农民工内心世界的无声而又最深沉的语言。导演吴晓波说,过往30多年中国工人阶级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之一,他们的诗歌创作让社会看到了事实的另外一面。诗人杨炼认为“这些诗是活的中国,真的中国,体现在文字里的中国。”在竞争激烈现代社会,在吴晓波看来,“很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忆起这段中国经济崛起史的时候,这些诗句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它们是大历史中的一些小配件,也许微不足道,但若缺失,则其他真相,俱为谎言”。正是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对诗歌的创作、诠释,诗歌才得以获得不断发展下去的生命动力。
        三、存在问题及剖析
        网络传播正全方位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人际交流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现当代诗歌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的位置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主流观点是,现当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样,甚或比古典诗歌境遇更差,那就是诗歌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不再,现当代诗歌正在重重挤压下走向边缘、没落。对于这些问题,不同领域都有所探讨剖析,但重视还不够。
        1.写的人少、读的人更少,诗歌走向边缘化。市场经济、消费主义时代之下,诗歌进入文化“中心”的条件已不再具备[5]。用王光明的话说,“诗歌似乎真地走入了黄昏与黑夜”。一方面,诗歌在当代的发展的确困难重重。除了专门搞学术的人,几乎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文学
的发展,偶尔的阅读也多是小说或者是与物质生活相关的书籍。也就是,写诗的人少,读诗的人更少,通常写诗的人也就是读诗的人,诗歌由此日益艰深晦涩,阅读体渐趋衰减。这些都给诗歌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一方面,诗歌似乎已经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彻底没有了关系。“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中,一些看似出的诗歌作品,“虽然能看到作者的用心和尽力,却依然深陷于表达的俗套之中。”诗歌在社会文化空间的位置减缩、下降、滑落。著名评委叶辛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哪个16岁的少年不写诗?可见当年诗歌在青少年体中的流行程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懵懂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化了,人们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所填满,稍有点闲暇还要陪孩子,照顾父母,操持家务,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间去读诗歌。再加上现在的诗歌又很少有真正贴近现实的,人们就更提不起兴致去阅读去品味了。
        2.功利性与圈子写作,诗歌脱离青少年走向低俗化。进入新世纪,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心态也越发功利,任何事都讲求立竿见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功利性与圈子写作。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印记,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风格的文学作品。诗歌成了谋生手段和职业,而不是诗人的崇高追求。仅靠写诗难以维持正常生计。诗集出版的艰难,诗作稿酬的微薄人所共知。诗歌水准、质量的下降,诗坛出现衰
败、空疏的现象。大环境与诗歌创作、欣赏的环境不同步,也是诗歌失去广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部分原因。为了引发另类关注,诗歌还出现了“下半身”写作和低俗化趋向。此外,读者对诗人的误解和诗人本身的反读者行为也是重要原因。如海子、顾城、魏尔伦、兰波等人不是自杀,就是杀妻毁己,让公众误以为似乎诗人的心理都变态,精神上都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