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称
现当代诗歌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经》原名《诗》,“《诗》三百。”存目311,实有305。“笙诗”有目而无词:《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二、版本
经过秦焚书坑儒后原版消失,之后一批文人凭记忆整理出“今文本”后出现“古文本”。有四家诗:齐鲁韩三家实属“今文经”学派,盛行汉武帝后百余年间,东汉趋于衰微。毛诗是“古文经”学派。郑玄作《毛诗笺》,毛诗盛行于天下。《毛诗》即今《诗经》。
三、体裁
风:1.一种地方独有裁。2.一种教化,3.与音乐有关。
雅:主要流传于京畿分为大雅和小雅大致因体裁而有别。大雅,几乎全为文人所做,一种为颂,一种为讥讽;小雅,文人作品居多但亦有民间,以讽刺为主。
颂:宗庙和朝廷的颂歌。后颂歌多延用此
三种体裁中作品均可唱,但后亡逸乐谱,仅剩一部分。诗有六艺:风雅颂赋比兴。赋:叙述,“直言其事也”(朱熹)  比: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朱熹)  兴: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2兴起 3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朱熹)。
四、孔子删《诗》
  a吴公子季札入鲁观乐,《诗》顺序大体同于今本而当时孔子仅8
  b“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
  c墨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d当时士大夫唱、听均提到“三百篇”
五、篇目
算篇目,共311篇,但有6篇仅有而无诗。因为,一当年就是仅有题而无诗,但有乐。(比较
有道理)故题目仅为“音乐题”或“笙诗”;二后人在传诵时渐渐漏掉。《风》即“十五国风”,无楚风、吴风、蜀风,不是当地无“风”而是因为采风官未到,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
六、时代问题
《诗》跨度大,自西周初年至东周末(前11BC——6BC
      地域广,但仍以北中国为主。魏风,山西中南部;周南,召南,大概在江汉地区,但不确定。
采风意义:观民心,知得失。(自周始)
采风很少到江南的原因:1交通不便;2周召王死于汉水
七、作者问题
儒家认为是文人做的。
国风:1司马迁,毛诗序中均是文人所做,今学者刘禹昌也是这么认为的。
      2五四后很多学者认为国风为民谣,故其作者为百姓(劳动人民)
      3毛庆:其原型是劳动人民所做,但后经过了文人加工。因为,地域广、时间跨度大,但其韵部却是统一的。“雅者夏也,夏者正也”,故雅言即为正言官话。诗经中风的韵却是统一的,近似雅韵。故风还是有文人参与编辑整理的。且当时采集上来时有因有文的。
婚恋诗 《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以婚恋诗最精彩。
《溱洧》《将仲子》《静女》  《蒹葭》特点:朦胧诗。a对象朦胧,伊人是谁(是男是女)?世人说法:1爱恋对象。2仰慕对象。(毛老师认为“伊人”就指仰慕对象,不一定与爱情有关。位置不定只是体现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特点;b地点朦胧,到底是哪的水?没说;c景也朦胧,选芦苇作景,一片,位置未点明,很泛泛;情朦胧,文中表现的只是一种仰慕,最终是什么情,是什么人之间的一种情,都是不确定。E手法朦胧a-d的朦胧达到一种朦胧美,文中还用一种形象手法来写作者位置的移动: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这种朦胧说法表明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移动。用静态蒹葭和白露表现动态的追求。
《关雎》 雎鸠,鱼鹰,为什么用鱼鹰?1鱼鹰是水边常见的动物。2“关关”是鱼鹰求偶的叫
声,与故事发展要求相符,3是“兴”的用法。 二男子为何人?他是“君子”,定位:a劳动人民 b周文王(儒生说法,本诗在歌颂后妃之德) c贵族男子(毛老师:“君子好逑”“琴瑟友之”,    求偶方式与劳动人民不同,且古诗中少有“君子”比喻劳动人民。  三“流,采,芼”理解为择取,摘,带回家。四 他娶到没有? 1 娶到。2 未娶到(M)最后一节似乎是娶到了,但是1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表明未娶到 2 最后一节未明确写追求到手,而是以采荇菜来表现娶到女子的白日梦,是一种幻觉。
弃妇诗:《谷风》《氓》
《氓》 主题:对负心男子始乱终弃的揭露和鞭笞,对被弃妇女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更深刻的是揭露了人类婚姻一个根本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这一主题与传统的主题理解不同,传统上认为是:对当时男女地位不平等社会制度不合理的批判。这样的主题不具有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对本文主题的另几种理解: 一。 毛诗在讲到本文主旨时说:刺时也。(卫宣公时)礼仪消亡,淫风大行,美反也,刺淫逸也。二。朱熹,“此淫妇为人放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悔恨当时不应随意答应婚事。三。作者态度:同情。风是作为民歌来流传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态度(同情),但这首诗经过文人整理后,
在态度上未发生变化,而在本文却仍对女主人公是同情。为两千年的女性文学奠定了人道的基础。(不可否认,本文中对女子的同情奠定了在文学作品中对女子悲惨遭遇予以同情的基调。)
艺术分析 一。:人称上:用第一人称,站在女子的角度上来表达,第一人称更有感染力。二 。叙述方式:倾诉式。符合女主人公第一称谓的身份且与性别及特点相符合。第三人称则不宜用此种叙述方法。因为是女子,其用叙述方式来表扬自己的不幸,这样更能引起他人同情。但这种形式就不适用于男子,否则会使人感到懦弱,不仅不能引人同情,反而会引人厌恶。三。时间处理上:二次运用倒叙。 其效果是使行文有波澜。二次倒叙为“三岁为妇”段及“及尔偕老”“总角之宴”。四。修辞手法上:朱熹认为“桑”是兴。M认为“桑”是比喻。因为古时纺织多是用桑或麻,更用桑来比喻女子的命运。该比喻带有一定的系统性:比喻其年龄,容貌等一系列东西(因为这样朱熹才认为这是“比兼“兴”) 五。用韵上:多数段落是一韵到底,但亦有两处是换了韵的。第4.6段是换了韵的,至于第3段有没有换,依据学者对古音理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语气词上:“兮”“矣”。
诸子散文
. 产生原因:1.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无私人之师,春秋之末,私人之学兴起。2.随着私学兴起,思想开始活跃。3.针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思想者也著书立说。 .何为诸子:1.“子”是对人的尊称,自汉代经学盛行后渐少用。2.今所谓“子书”不含孔子,孟子,荀子,他们三人归于“经”,这是习惯说法。但从文学角度来看,可将三人归于“子书”系列。(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三.中国的诸子哲学与西方的哲学不同,他们每个人思考,分析世界的角度方法是不同的。 老子生命哲学——由观察自然事物,生命现象而引发思考从而得到一个认识或结论。用自身经验来总结和印证自身所见规律。孔孟:伦理哲学——观察社会。 法家:思维基点在于人性,以“人”为观察对象。从人的本质思维出发来探讨如何治人,提倡“性本恶”,因本恶,故主张严罚。四.诸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虽说在哲学发展阶段不够成熟,但其思想中许多观点和认识对现今的思想,政治,哲学上对我们仍旧极富指导意义。因为其观点和认识是超越时代局限的。
《老子》:1.老子其人:李耳(M),老某子,老儋。2.关于作者:A.老聃。七十乘青牛出关时作五千言,老子来表达自己多年理论。后学补充之(M:因为整本书均为韵言,后来可能只是少数补充)B.成于老庄学派后学之手,荟萃了老子的语录基本上反应他的思想。(老子学者不太同意此观点)3    .成书时间:a.战国时期,中期或后期。b.春秋晚期(M)因为“
孔子问礼”存在于多处文献中,故成书时间应比《论语》稍早,且由“作”问题,加上老子出生时代可知此观点。4.特点:为韵文,分八十一章,均短小精悍。现行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但出土版本的两经顺序却是相反的。这种情况只表明在排序上可能有分歧。并不能证明道德经的顺序是错的。5.老子的思想例证:a.“治大国如烹小鲜”:指在治理国家时要用一定原则让国家,不能随意搅动。b.“市民以常”:要告诉百姓国家固定的政策,以安民心,平稳发展。c.“将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能得也,夫天下,神器也。”:老子主张按天规自行发展,顺其自然,不干预。d.“柔弱胜刚强”。 6.老子文章特点:a.表象+体悟b. 表象+体悟+表象+体悟c.极富有预见性。 7.读《老子》应注意:a.老子对人的划分:圣人(在《老子》中不一定都是上等的),上人,君子,上士,中士,下士;民,王等。b.划分人时老子所站的地位(与先秦诸子各有不同):有知识之士(上等知识分子),有时甚至高于君王。c.讲“无为而治”并非道家专利,儒家也重此学说。如《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讲“无为而治者,其舜也已,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M:儒注意到“无为而治”,但其推行要讲究时代与时机,当时社会应讲“礼治”,故“无为而治”不是其主要主张。d.不能完全埋进去,还应跳出来:老子的理论与内心是充满矛盾思想的。老子矛盾来源于: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美,治国,安民都是当时社会的矛盾)e.《老子》1.文体在当时接近白话,这就与老子“愚民”主张
相矛盾,因为“白话”就使读的人多了。2.短小精悍3.押韵f.老庄思想不是“朴素”的什么思想,而是很深奥且很有道理的理论。
(背)《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故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庄子》:一.《庄子》现存最早著本东汉郭象。(M认为是向秀之作)。二.庄子思想:1:a.哲理:.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大部分:道。他的思想亦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有一种观点:黑格尔将老庄的“道”总结为绝对精神。两人“道”只区别:庄:道,无处不在,平民化,普通化。| 老:道,高高在上。b.相对论:与老子一样,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庄子在继承后又把“相对矛盾”推向极端(即“统一”或“归一”):生极死,死极生。c.认识论:在老子的基础上走向极端(因为他已把相对论绝对论),故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即事物是以人智不能认识到的。(这是庄子思想的局限性,因为他只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以及个体在追求知识上的力薄)
2.政治思想:a.完全异于老子:老子热衷于政治,对于治国安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老子“无为”是为了“有为”。庄子“无为”。文学,艺术,生命方面均有体现,但政治上毫无体现。强调“避世之士”(儒家“避世之士”)。b.其“不作为”的理论根据:A.中、小才被人用,大才不为人用,人亦不能用。庄子举例:林中木,岔路口的树。B.生命崇拜,生命意识。道德很看重生命尤其是庄子,但这种看法不同于儒家。认为生命天赐,一切残害生命的行为都是不必的;一切生命之外的事与追求亦是不必的。三。人生观:只是表面消极,依据:1追求决定精神自由,在追求的过程就有其意义,虽然庄子最后也没有达到这一目标。2在人生中留下伟文。  贯穿《庄子》中的思想:自由。(从艺术上说,诸子散文中,《庄子》成就最高,甚至有人认为后世也不及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