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0年代文学思潮(3学时)
第一节  战争制约下的文学
一、战争对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八年抗战+三年多内战,一个动荡的、大转折时期。
    这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促成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方式及题材、风格。即使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打上战时的烙印。
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又有不同的时代审美倾向(审美标准也随时代变):初期、相持、解放前都不一样。
二、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此时期特殊之处)
战时的地缘政治文化,制约了文学的发展、风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另外,还有1937(日占上海)-1941(珍珠港事件)年间,相对独立的上海租界,被称为“孤岛”。
文学也因此而分流为四。它们在相对独立的状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身,各具特,也因相互隔离而难以形成整体。共同点是:都受战争环境影响、都接续五四的新文学传统。
第二节    主要文学思潮(1.5课时)
一、国统区文学思潮
国统区在全国所占面积最大,作家最多、流派也多,所以思潮、创作都较为活跃,更能代表40年代主潮。在不同阶段,文坛呈现不同的基调与面貌。
1、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P278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
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活报剧风行一时,通俗易懂的宣传抗战的鼓词、唱本、小戏等唱主角;报告文学因时而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缺点: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作家过于兴奋,满足于廉价的感情发泄和传达政治立场。
2、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皖南事变)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开始关注社会与个人。作家们主体意识的强化,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
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萧红《呼兰河传》、曹禺《北京人》、郭沫若《屈原》);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四世同堂》),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3、第三阶段现当代诗歌(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彩。(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升官图》、宋之的《猴》、钱钟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袁水拍《马凡陀山歌》)
同时,解放区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迈向民族化和大众化,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二、解放区文艺思潮
1、特点
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
与国统区创作沉郁凝重不同,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
七七事变后,许多作家从北平、上海来到延安、根据地,文艺运动蓬勃展开,成立许多剧团、文工团。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红政权”下,政治翻身的农民要求文化翻身。农村文化活跃了,鼓舞了抗战斗志,涌现农民作家,用纯粹的民间文艺形式写作、演唱。——中国传统民间文艺与现代新文艺相互的补充推动。
在题材、主题以及人物方面,解放区文学主要是对新社会制度的赞美以及对农民、士兵、干部成为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翻身解放了的新人成为文学的主角;较少揭露。
    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探求。产生新文体:新评书体、新章回体、新歌剧(《白毛
女》,将西方高雅艺术中国化、通俗化)、民歌体叙事诗(阮章竞《漳河水》、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最成功的:赵树理,糅传统与现代于一体。
解放区文学的片面性:强调配合与服务于政治,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通俗,忽视高雅;强调传统形式的继承,忽视手法的现代化。随着政治变迁和新中国成立,此形态扩展至全国,就产生狭隘、负面影响。
2、《讲话》
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举行和《讲话》的发表。
《讲话》是40年代延安整风的产物。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针对根据地文艺运动的状况和争论的种种问题,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
△《讲话》主要阐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及“文艺的方向”问题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服于政。团结教育人民,消灭打击敌人。
提出衡量文艺的两个标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简单化、概念化。产生一种评价倾向:艺不好政好的成好作品;艺好的被称迷惑性强。当时合适,长期延续则导致作家不讲艺术,只讲政治不犯错。
(2)文艺的方向问题
《讲话》以文艺“为众”和如何“为众”为全篇的中心思想,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众和资产阶级服务。这就从根本上为革命文艺指明了方向。毛认为文艺要大众化必须以工农兵为潜在读者,理论上说工农兵比知识分子高,知识分子心灵不纯洁。这导致在大众学习和推崇中走向极端,简单化为与工农兵过一样的生活。
  △今天看《讲话》
  (1)《讲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但并非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讨论和认识,是一地位特殊超人的推广,人们的转变带有崇拜彩;
  (2)《讲话》为“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
(3)《讲话》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久之,得不到补充修改,成“文艺圣旨”,造成整个社会不重视知识分子。工农兵,并不能包括所有人民。
三、沦陷区和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坚持写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戏剧最为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碧血花》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孤岛文学纳入沦陷区文学:还包括东北沦陷区(9.18后)、华北沦陷区(七七事变后)。
作家在不自由的环境里艰难地创作:一部分作家在“乡土文学”的旗帜下描写沦陷区人民的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而又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作家则从战争的自我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知识者)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
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学潮流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由于政治限制,文学有市场需求。在内在精神追求与市场需求间寻契合点。重新认识通俗文学。通俗小说繁荣,并向现代化努力,出现武侠、言情的代表作家。职业化、商业化戏剧发展。雅方面有钱钟书《围城》、师陀《果园城记》、《结婚》,张爱玲则出入雅俗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俗共赏的时代美学追求达到了一定水平。
第三节  文学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和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
一、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1940年以后国统区);
    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民族化”成为这一时期的追求。
    “民族形式”是首先提出的。
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一种是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一种是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
二、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
    发生:周扬等发表讨论文艺文章。
    焦点: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丁玲《在医院中》、《三八节有感》,王实味《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主张文学的真
实、独立,强调批判。
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丁玲等被批判,王实味甚至被处决。
三、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
    发生:《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的文艺界对文坛现状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
    焦点: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胡风的理论:
    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批评公式主义、客观主义,拒绝平庸。
    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
对象的活的表现中(感受世界)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观念世界),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