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五年级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选择题    (8分)
1.下列各项中,字词拼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喉咙(hóu lóng)    驻扎
B.矛盾(dūn)            飞禽走兽
C.酬(chóu)谢            记念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众星拱月”中的“拱”字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拱式门楼    B.拱肩缩背    C.四山环拱    D.拱手相送
3.下面四组词语中,接词语的感情分类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B.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生灵涂炭
C.清晨 孤独 黄昏 深夜
4.与下面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白鹭)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ì yí    ài mù    gāo bǐng    xùn qī    lǎn duò
(        ) (        )    (            )(        )(            )   
diǎn lǐ    dǎn qiè    jù jué    shì ruò    hū xiào
(          ) (        )    (        )(          )(        )   
三、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2.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改为间接说)
                                                                                                   
3.仿写句子。
(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构成了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往往                   
4.我们不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了强大的秦国。(改为反问句)
                                                                                                   
四、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6分)
1.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        )
2.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        )
3.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        )
五、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13分)
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为当时中国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地所作的一组诗,除《澳门》、《香港》,还有《        》、《        》、《        》、《        》、《        》。
2.七夕今宵看碧霄,               
3.我们学过的民间故事有《猎人海力布》、《        》、《            》、《        》。
4.不饱食以终日,           
5.            ,从来急,            ,光阴迫。            ,只争朝夕。
六、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短文筷子中的文化》,再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1古人称筷子为“箸(zhù)”,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
人们才逐渐称“箸”为筷子。据一些书籍记载,明代吴中地区民间行船时忌说“住”,人们认为“住”就是慢,因为“箸”和“住”发音相同,所以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因箸为竹木所制,后人便在“快”上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②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已有几千年。早在商代,纣王就已用象(牙)箸了。
        ③筷子的形状,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呈圆柱形,长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一双铜筷,残长20.3厘米,宽0.4厘米。到了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 长24厘米,两头粗细已很容易分清了。古代的筷子,形体有方有
圆,比我们现在用的筷子要细。古人用筷子夹羹汤内的菜,食物不多,分量也不重,不像现在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
        ④制筷材料,通常采用竹、木。如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此外,还有铜、玉、骨、银等制筷材料,如北京的雕琢玉筷,广州的象牙筷……
        ⑤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朱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在《咏竹箸》诗中写道:“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而空来去忙。”这几句诗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用筷子夹取食物的情景,也赞颂了像筷子一样默默为他人奉献的人。
(有删减)
1.短文分别介绍了中国筷子名字的由来、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4分)
2.短文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具体说明了                                        的特点。(2分)
3.短文第④段中,“制筷材料,通常采用竹、木”一句中的“通常”一词不能去掉,因为                                                                                        。(1分)
4.阅读短文第⑤段,把表格补充完整。(3分)
内容
筷子的特点
筷子的作用
人的精神
唐玄宗赐筷给宰相
秉性耿直
古诗《咏竹箸》
(二)阅读短文《没有开花的“紫罗兰”》,再按要求完成练习。(15分)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①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搬回来一棵紫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儿,问我:“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摇摇头。
        ②他摸摸脑门,一本正经地说:“我看他与众不同。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呀。”说完
便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过了一会儿,他拍着小手叫道:“紫罗兰!”那兴奋的劲头就像植物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一样。
        ③“紫罗兰?”我犯起了疑惑。紫罗兰的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我知道他从小就喜欢植物,光购买的有关植物知识的书籍就不少。阳台上到处都是他种的花花草草。他时常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如果我说这不是紫罗兰,那么……
        ④小铁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爸,您不信?”我赶紧说:“不是不信,而是它和我以前见到的紫罗兰不大一样。”“我认为紫罗兰有很多品种,没准儿这就是其中一种。”看到眼中的坚持,我装作妥协的样子说:“就叫它紫罗兰吧!”
        ⑤紫罗兰成了小铁的新伙伴。在他的想象中,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他特意查了《少年自然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会开紫、紫红或血青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看他那专心的样子,我真为他高兴。看来,当初没有情义否定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⑥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他每天早晨起床,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儿开花的意思。我故意对小铁说:“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他立刻反驳我:“为什么?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可它一点儿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您别着急呀,我再研究研究,它肯定能开花!”小小年纪能这样执着,我欣慰极了。
        ⑦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但我想,迟早有一天,小铁会知道这株植物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开花,不过此时已经有一朵更美的花开在他的心里了。
1.短文第②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是                                    。(2分)
2.短文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描写了小铁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1分)
A.说明了小铁语言幽默        B.写出了小铁信心十足
C.表达了小铁的快乐兴情    D.说明了小铁是个慢性子
3.从短文第③~⑥段中摘录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2分)
(        )→高兴→(        )
4.想想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3分)
搬回植物→(            )→(            )→(            )
5.短文中的小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6.读了这篇短文,读者对文中的爸爸有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表明观点后,写出理由。(4分)
观点1: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究科学问题。
观点2:尊重儿子,不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同意:                    ,理由是                                                                                                                                                                                                                                                                   
七、作文(25分)
同学们肯定看了不少民间故事,请你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印象最深刻,最受启发的一篇。
习作提示:1、努力使自己的文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主题鲜明。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语文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