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探讨
摘要:苏东剧变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一。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任何有效抵抗的前提下顷刻间轰然倒塌,留给人们无尽的感叹和反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失败,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政权亡党丧权,有其必然的原因,教训也是深刻而惨痛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正确认识苏东剧变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于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苏东剧变的原因;二是影响;三是经验教训。我们需要真正汲取经验教训,时刻提醒,时刻注意,才能避免苏联的覆辙。
历史的教训
关键词: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
唯物史观认为重大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了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苏、东巨变是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素中,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得手,苏、东国家内部将“改革”变成“改向”,是两个主要的直接原因;僵化体制造成经济发展滞缓,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严重脱离众,是两个深层的根源;指导思想上背离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的经验教训。
1、没有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苏东各国把社会主义归纳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只注意生产关系,而忽视了生产力这个物质基础,因而生产力发展相当缓慢,使素有“欧洲粮仓”的东欧各国出现粮食短缺、轻工业落后、消费品供应不足,引起人们强烈不满,诱发了多种矛盾和危机。
2、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不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一切权利归中央,单一公有制,国家包揽计划和分配,为企业承担亏损,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缺乏竞争和活力。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年代,这种经济体制是很不适应的,它不能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缺乏活力和生气;不能够及时进行技术改革,采用新技术,不能够真正的提高经济效益,长期压低消费品生产比例,必然使人民的生活始终不能实现由小康向富裕的转变;不能够真正地面对改革开放,不能够吸收世界各国之长,也不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来发展自己,必然使自己由停滞变为落后,也正是这种经济体制使得人民众的民主权利没有保障,民主建设不健全,缺少有力的必要的监督体制,由此发展为个人、少数人的独断专行,导致失去民心。
3、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从20世纪50年起,西方国家就没有停止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和破坏,最突出也最有效的就是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反对势力,从波兰的团结工会、匈牙利的民主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论坛,无一不是依靠西方的赞助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所有的这些和平演变,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东欧剧变都起了直
接的推动作用。
4、党的干部腐化、严重脱离众、失去民心是苏东剧变的最主要原因。苏、东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领袖长期搞个人迷信、个人专断、领袖独裁,严重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搞扩大化错杀了好多人,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
二、苏东剧变的影响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失,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打击的规模是空前的。苏东剧变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试验的失败,给亿万人们众带来的是对曾经向往的新社会制度的失望,甚至是理想信念的丧失,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苏东剧变严重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国家极为不利。
但是,在客观上,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各国进一步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反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在某些范围内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苏东剧变后,一些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相继出现,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流派也对自己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并获得了迅速发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反思了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后也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取得了诸如中国一样巨大的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真正体现。“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国家的演变是个历史的必然。苏东各国自6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减慢,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东欧各国剧变前夕,经济增长甚至为负数,就连一度改革成功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也进入“滞涨”状态。生活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主义政党逐渐丧失民众的信任,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攻击时,人民众没有去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加速了国家的瓦解。所以,经济建设上不去,人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家和政党都不会得到支持,甚至会发动动乱来推翻国家政权。因此,苏东国家的剧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说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在人民众中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从而经济政策脱离本国实际,尤其在苏联模式陷入困境后,苏东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不知所从,导致了指导方针陷入被动,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背景下,导致了最终的瓦解。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跟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付出了一个巨大的教训才得到的一个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打开了一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固本国的统治等原因势必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和演变。东欧剧变的发生验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开放条件下建设的,这在客观上也给他们和平演变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抵制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才能从根本上坚定社会主义路线。
4、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众基础。“说到底,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这是同志总结苏东剧变后得出的结论。苏共在执政期间,内部滋生的腐败问题,严重脱离人民众,动摇了党的阶级基础和众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向人民声明: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加强和人民众的沟通,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使人民众真正从内心里支持用户社会主义政党,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主要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反杜林论》
[3] 《哥达纲领批判》
[4]《粮食税》
[5]《十月革命四周年》
[6] 《论黄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