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广角  TheSocialAngle
出国护照怎么办理54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法律阶级应由“精英化”转向“专业化”
——读《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的思考
国外xXX
文/郭天尧
阅读完全文,对舒国滢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我获益匪浅。文章以古罗马法研究为切入点,较为细致的阐明法学如何从早期的单一型学术理论研究,逐步演变成今日的复合型法律科学,并且将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实务经验作为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应具备的能力,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完整的论述了“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本文选取文章的两个方面浅析讨论。文章第二个方面从罗马法于法学家工作的性质,衍生出本文的论点,过去法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是由部分精英体来完成的,而现在法律的研究与应用是否应该依旧保持传统的“精英化”。文章的第三个方面中世纪法学转向法律科学,从侧面证明法律科学的进步,需要根据时代要求作出改变,进一步说明法学的进步离不开精英体的推动。但在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科学的范畴逐步扩大,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让法律更好服务社会,应该适时改变一些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发展走向。
“法”伴随人类文明一起产生,由文明之初人们习惯性行为逐渐演变成为具有一定规范性的习惯,最终进一步完善成为国家制定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定国家性质、形式、机构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自古以来都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有效手段。
中华法系最初是不公布成文法典的,以至于古时曾用“刑不可知,威不可测”来形容,古代百姓有罪,该怎么判可以随意取舍,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公元前536年,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
奠定中华法系日后成文法典产生,自此历史长河王朝更替,制定编纂符合统治者理念的成文法典成为巩固统治和管理国家、人民的法律文件和有效手段。但即便法律已经以成文法典的形式向人民公布,但真正能够熟知法律,应用法律的人,都是“精英阶层”,即便在社会主义高效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受教育程度也显著提高,依旧会有大部分人不了解法律。
劳动合同补充协议1993年3月15日“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大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说明新时代的法治中国需要全民拥有基本的法治思维,这样才会让法律体系更完善、更科学,法律制度更公平、更合理。只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孵化出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让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活跃。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逐步杜绝传统的法律“精英化”,杜绝法律的“阶层化”,应该积极完善和打造面向未来的专业化法律服务队伍,吸引、培养专业的法律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让普通大众形成基本的法治思维。专业的法律人不仅拥有良好的法学理论知识背景,还需拥有法律实务经验。通过法律专业队伍积极带动全民学法、懂法、守法,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法治国家的建设,推动和促进法制体系的公平合理。
1978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三十周年庆典通知中提到“我们中间有共和国的栋梁,有学界泰斗,有睿智的立法者,也有严明的执法者,有声誉显赫的企业领导人,还有经验老道、判断精准的优秀律师。”这句
话也形象的从侧面体现出法律职业的“精英化”和“专业化”,但在当下的每所高校培养出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是一名爱国、爱党,拥护社会主义,心怀国事的人民,更应该是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亏损情况说明现阶段依法治国就是当下及未来共和国发展的趋势所向。首先在宪法第五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其次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践行,再到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部署的每一步都彰显出,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的决心,目前党内法规已有74部。2020年1月1日《民法典》将正
式实施,更是说明法治不光是国家和政党要去学、要深入了解,而是包含每一位共和国的公民都要去学法、懂法和守法。
宪法序言中有这样的表述“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侧面证明“阶级”还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传统的法律“精英化”就是一种阶级的体现,对于人民众而言,法律“精英化”是熟悉法学理论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熟悉法律实务的专家,更是审判、执法的公正天平和正义之剑,而“人民”是什么?是工人、农民、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亦或是其他行业的佼佼者。所有的这些人,都有一个普遍特征“不了解法律”。
从新媒体和网络中看到一些典型的案件,公安干警在办案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奇葩的嫌疑人,这
个嫌疑人既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也没有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他自己也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但实际上他已经触犯了刑法。2020年初全国抗击疫情期间发生的个别社会丑恶事件,在全国和地区已经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下,依旧我行我素给本来压力重重的疫情防疫工作带来没必要的冲突,比如暴力冲撞防疫检查点,殴打防疫人员,完全没有大局意识、法治思维。
以上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点,国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还需要开展更大范围的普法工作。虽然从古至今法学界内部还有很多知识的分化和冲突,但现在应当先逐步拉近法律和人民的距离,消除法律和人民的阶级对立。而是建立一种新的融合关系,去除传统“精英化”,建立更为专业、接地气、符合多数体需求的法律服务从业队伍。
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在普法、学法、用法的过程中,会出现三类人。第一类法学界的泰斗和法律科班出身的专业法律人;第二类通过普法教育,对法律有一定基本了解;第三类人极其主观的“自由人”,这类人只接受自己理解的法律,概不接受违背自己利益的法律。所以我们要充实第一类人员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的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扩大对第二类人员的普法范围,让更多的人民理解基础法律知识,培养国民的法治思维,从学法、懂法、守法,到逐步学会用法。通过教育和引导减少第三类人员的产生。
报任安书原文只有全民拥有较高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经济市场才会更活跃,各种法律风险也会减少。扩大法律
队伍的多元化,更有助于依法治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法律体制的不断优化。祖国早日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下一阶段迈向中等发达国家做好充足准备。
作者简介:郭天尧(1993—),男,青海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
法学是学什么的青海民族大学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