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800字以内)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研究方面,近些年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课题不在少数,很多相关研究也围绕京津冀人才交流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关于高知识人才的共享机制在研究领域尚属少数。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才,而高知识人才是促进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结合三地特点,将京津两地的人才优势和河北省进行共享,有利于促进三地协同发展,而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区域发展的战略实施当中去。
在实际应用价值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今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而这一战略也需要和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战略相结合。这些战略的实施,都依赖于高知识人才的推动,而京津冀三地高知识人才的共享,可以发挥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当今我国高知识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共享机制是解决当今尖端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区域人才共享的政策、预测以及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1986 年美国学者 Mahoney 和 Desktcap 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分支。根据对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外部收益理论的认识,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关注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管理活动1945 年美国学者 H.L. Sea 首次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并预测了人才分布的演变与不同分类人才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随后,荷兰学者 C.T.verlloven 提出:替换模型可以把人才拥有量预测模型及其匹配过程相互融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国内研究主要围绕京津冀人才预测、人才交流和人才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陈敏(2007)研究了京津冀地区人才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人才交流、发展和共享等进行了探讨;梁丽(2014)研究了京津冀海外人才引进的相关战略,从海外人才的引进方面对京津冀人才机制进行了分析;张雪(2014)研究了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开发机制,对京津冀人才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主要针对区域人才以及京津冀人才的交流和开发进行了相关探讨,对于高知识人才共享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较少。

B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1000字以内)
研究目标:本课题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高知识人才现状,得出三地高知识人才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再通过共享机制的探讨,最终得出适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的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首先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得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关于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流动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的以往研究分析,得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人才共享机制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素;其次对高知识人才进行定义,通过以往对于知识型人才的相关理论研究,将高知识人才与一般知识人才的概念相区别;最后对京津冀三地高知识人才的共享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京津冀三地在高知识人才共享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的共享模式。总的来说,本研究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交流、培养和共享的机制研究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共享的现状以及问题
3、京津冀协同发挥中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
拟突破的重点:本课题所研究的关键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共享的所需具备的特点,另外一个是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和其他人才共享的机制的区别。以往的研究对于区域性人才共享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国外很多文献不管在研究时间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京津冀三地也不同于其他区域和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才共享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另外高知识人才的共享机制在以往的文献中较少涉及,以往文献主要针对人才共享机制有着较广泛的研究,而高知识人才有着区别于一般人才的独有特点,因此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是本研究的重点。
拟突破的难点:本研究针对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因此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知识人才的定义和特点,尤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可能有着与其他区域发展所不同的特点,因此,定义高知识人才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点相适应是本研究的难点所在。

B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800字以内)
研究思路:本研究首先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才交流、培养和共享模式,得出以往研究对于人才共享机制的一般结论;其次对高知识人才进行定义,区别于一般人才和特殊技能人才的概念;然后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区别于其他区域战略的特点,尤其是对于人才共享方面的特点;最后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高知识人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方面的特点,构建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的共享机制。
研究方法:本研究针对以往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以往研究进行综合概述;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政策,采用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方法,概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特点;针对高知识人才的定义和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当中的高知识人才进行定义。
计划进度:2017年1月——3月,主要进行课题的文献搜集分析工作,得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共享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汇总,撰写研究综述;
项目立项申请书
2017年4月——6月,设计针对高知识人才相关概念和特点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的相关问卷,并开展实地调研;
2017年7月——9月,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得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的一般性结论,撰写阶段性成果论文并发表;
2017年10月——12月,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项材料,在课题结项前对研究报告进行多次修改。
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本研究的项目组成员都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学科背景,在以往的课题研究中也大多围绕人才建设的相关问题来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能够保障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在课题进行前,课题组成员已经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对课题的相关领域和研究现状有了大致的分析,并得出了一般结论,这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

B
四、本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最终成果,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500字以内)
中期成果:本研究的中期成果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期检查前完成,主要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共享机制的理论研究综述,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期刊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共享的抽样调查分析,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期刊发表。
最终成果:主要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知识人才共享机制的研究报告,在项目结项前提交。
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研究发表的论文和最终的研究报告将作为结项依据提交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