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文化纵横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经久不衰、流传千古的爱情名作,人物的命运往往趋向悲剧性。所谓殉情就是因爱情受阻而自杀,在爱情得不到自主的年代,当她们摆脱不了家庭或社会的压迫时,女性通常选择用殉情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爱情。这些悲剧人物中,女性占据了尤为重要的地位,女性殉情这一现象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古典文学中女性殉情的作品有: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明代传奇《娇红记》、戏剧《牡丹亭》、明代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及清初戏剧家李渔的《比目鱼》等。她们的形象在文学中放射光彩,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女性殉情现象也折射出深刻的古典文化意蕴。
对爱情、生命、自由的追求
《礼记·礼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一穷之,舍礼何从哉”强调运用“礼”来整治人之大欲,把人的情感归于“礼”的管束下。渴望爱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欲望,但这种天性在古代社会往往被无情的扼杀。这些女性殉情后的结果往往是变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体现,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心理满足,这种精神再生意味着躯体虽然死去,但灵魂却得到了解脱。
女性在爱情中的主导地位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女性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低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只有接受而没有选择的权力,于是一份美好的爱情成为她们的终极目标。
殉情的女性在追求爱情时显得十分执着,体现出一种至纯至真的人性美,即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如:刘兰芝为了维护她和焦仲卿的婚姻,甘于忍受焦母的刁难;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和梁山伯相识相知后,把知音之情变为男女之情,为了爱情不惜激怒父母;杜丽娘为情而死,死后在地府和阎王据理力争,遇到柳梦梅后,表明情意并让柳梦梅挖坟开棺得以还魂。最后在金銮殿上勇敢地诉说爱情,得到了大团圆的结局;王娇娘不断试探和考验申纯,主动选择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杜十娘在没有到心爱之人时就开始积攒钱财,作为以后的生活保障,遇到李甲后想方设法脱离老鸨的束缚,体现出她渴望得到自由的生活;刘藐姑受母亲逼迫嫁给钱万贯但仍坚守着和谭楚玉的爱情,借戏台自撰新词斥责钱万贯的好和后母的无情。
由此可见,殉情的女性都是爱情主义至上者,她们并没有像传统的女子那样在爱情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是积极主动地去争取爱情,把被动化为主动,成为爱情中的主导者。
吕珊珊
(云南工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爱情悲剧
摘 要:“殉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叙事母题,它触及人类共同遭到的悲惨命运与人类的集体心理,在世界各民族文学中,无论作家文学还是民间文学中都存在殉情故事。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用平凡的生命向人们展现了一段段让人感动至深的凄美爱情,本文试图揭示这种殉情现象蕴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女性;殉情;抗争;文化意蕴
男性对待爱情的态度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指出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爱情,其强烈程度,往往使相爱的双方为此付出生命。殉情故事中男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可分为两类,即忠心和负心两种:《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在婆媳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维护两人的婚姻前去劝谏母亲;梁祝传说中的梁山伯在爱情遭到祝父无情地反对后,忧郁成疾,最终病亡;《牡丹亭》中柳梦梅为了丽娘要认父母而积极奔走,冒着杀头的危险开棺掘墓,后来被杜宝以盗墓的罪名关押起来拷打;《娇红记》中申纯把科举作为获得爱情的手段;《比目鱼》中谭楚玉为了接近藐姑,情愿抛弃儒业去做优伶和刘藐姑演生旦戏;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则是负心的典型代表。
上面两点可以看出,女性对爱情都是积极主动的追求者,她们为了爱情可以毫不犹豫地付出宝贵的生命。爱情应该是男女双方互爱才能实现的,因此,男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男性对待
爱情的态度不同,会导致女性殉情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意识即女性的主体意识,传统文化中,女性、阴、主内、妻子与母亲是她由来已久的一种特定的文化识别。女性意识的觉醒整是因为意识到女性的这种特定命运而进行的反抗,殉情的女性主人公身上或多或少都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中国古典作品中的这些具有典型性的作品中的殉情女性人物形象中,她们的个性一个比一个坚强、思想一个比一个成熟,她们的抗争从家长转向了整个制度,由反抗包办婚姻到反抗整个封建主义;从爱情的角度看,她们从忠于婚姻到忠于爱情;从一见倾心式的恋爱到相互了解式的恋爱,这些都反映出女性抗争意识的爆发,而人类文明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女性意识在抗争的过程中不断觉醒,对爱情、生命与自由的强烈追求,导致了殉情现象的产生。文学作品中女性殉情放射出绚烂的生命光彩,具有超越其时代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维娟著. 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7.[2]刘扬体著. 经典中的爱情[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3]王季思著.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万光治. 古代女性的价值实现及其文学的悲剧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5]王淑英. 凄美的理想与悲壮的现实[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0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