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毁灭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黎冬梅
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6爱情悲剧年第35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遭到了毁灭?阅读悲剧从中了解到什么呢?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爱情悲剧,进行以下分析。
        在《窦娥冤》的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目标拟定为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悲剧,挖掘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紧密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刻体会,精心构制书写了这个大悲剧。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其丈夫早早地就过世了,她与婆婆相依为命,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不幸的是:由于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流氓张驴儿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了窦娥严辞拒绝;于是张驴儿便欲毒死蔡婆,但害人害己,结果是反毒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便嫁祸给了窦娥,将窦娥送上了公堂;在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下,将善良的民妇窦娥屈打成招,并将窦娥无情地处死了。但真正违法并害死亲生父亲的流氓张驴儿却依然逍遥法外,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守法的、善良的民妇窦娥却被当时昏庸无道的法纪白白地葬送了性命。
        教学中,分析完窦娥诀别婆婆这一部分时,有学生在下面轻轻地说:干什么要写窦娥的善良、孝顺?这样差的婆婆没有必要孝顺她,窦娥真傻。是的,窦娥为什么这么傻呢?一定要将它讲清楚,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悲剧的内涵。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这样差的婆婆的确没有必要孝顺她,但窦娥为什么如此孝顺她?2.窦娥的结局如何?3.为什么写窦娥的结局?
        最后,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要表现窦娥的善良,而这样善良的人却无辜被杀,这就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越善良越说明当时的社会黑暗,揭露的意义越深刻。
        同样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悲剧的内涵。因此,可以把分析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主要的教学环节。刘兰芝是汉乐府诗中、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特的、有典型意义的、颇为杰出的女性人物形象,她是汉代末年庐江郡的一个小家碧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一个家教严谨、多才多艺而又知书达礼的闺阁少女。她年轻美丽,善良重情,勤劳能干,谦恭达礼,对爱情忠贞不渝。如果说貌美与德馨的浑然一休,为刘兰芝这一形象奠定了美的共性,使之具有中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本要素——美丽﹑善良﹑能干,那么倔强﹑坚强﹑冷静﹑理智的性
格则使兰芝的形象柔美而不专横,能干而不恃才,执著于爱情却不失自尊,外柔内刚,冷静理智。以上几个方面所形成的人格魅力,使刘兰芝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替代的光辉的女性形象,如烟花绽放于长空,却叫人难忘其光辉之璀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却无端遭受暴虐的专制魔王焦母强加于她的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责难,被认为这是不顺父母,冒犯了封建家长的权威和尊严,决意驱遣。对此,连焦仲卿也深抱不平地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刘兰芝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好妇,却不容于婆母,焦母硬逼着儿子休妻。诗中通过焦仲卿之口说出: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是蛮横暴虐的焦母拆散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如意婚姻。焦仲卿被逼无奈,只得把刘兰芝暂送娘家,再做后计,并结下了不别离”“不相负的誓言。不料,刘兰芝回娘家后,又为其兄所不容,有县令为儿子来求婚,兰兄性情暴烈,并贪财慕势,全不顾刘兰芝的意志,强迫刘兰芝出嫁。但刘兰芝拒不屈从,她在与焦仲卿见最后一面时,双方立下黄泉下相见的誓言。刘兰芝在新婚之夜毅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殉情自缢。此时,人们不难理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正是它们毁了这美好的人和美好的爱情。
        由上可知,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