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纪无论是浪漫主义文学还是现实主义文学都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在这里主要以《叶甫盖尼 奥涅金》中的达吉亚娜和《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做对比来比较一下现实主义中的女性形象,两位主人公都曾为为心中理想的爱情而奋斗过努力过,但是都遭遇到了爱情悲剧,但结局命运又不近相同,这与种种因素是离不开的。
正文:达吉亚娜和安娜身上都具备女性的闪光点和独特的魅力,这样的一些闪光点和魅力导致他们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又都造成了所谓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他们的生活都较优裕,不是出身贫苦的穷苦人家,所以他们不用像有些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那样迫于生计而堕落,这也就为他们能够向往爱情,追求爱情提了条件。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两位主人公的本质都是纯洁善良,美丽可爱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在第一次遇到达吉亚娜就是被她那纯净而柔情的眼眸所吸引住了,这样的场景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也有出
现过,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她的眼神里就可以透露出她的那份单纯无暇和束缚下的一刻炽热的心。
其次,他们都向往爱情,并努力追求过爱情。达吉亚娜阅读着奥涅金推荐给他是卢梭的《新爱罗伊丝》,对于爱情她才刚刚懵懂,尤其是在看到了奥涅金身穿白衬衫躺在湖边时,爱意更因此而萌生。 为了与命运相抗争,她不相信女佣的预言,决心给奥涅金写信,表达自己的爱意,但是她的这一次大胆的追求却全都被奥涅金给粉碎了。奥涅金说:“你今天的很快就会被抛开......”痛苦达吉亚娜还是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着爱情,她觉得只有遇到爱情的时候才可以结婚。但是她到安家的时候了,所以就接受母亲的安排嫁给了一个军人成为了一个贵妇人。最后,她真的成为一个出席于贵族场合的有身份地位的,举止端庄的贵妇了。当几年后,奥涅金在舞会上再一次遇见她的时候,已经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当他向达吉亚娜表白的时候,达吉亚娜的确还是爱他的,但是她说这是命中注定,她心痛的原因是因为他来
的太迟了,而她现在已经是别人妻了,虽然现在的生活很空虚寂寞,但是她也不能离开,因为她曾许下承诺要对自己的丈夫忠贞不渝。所以她不能因为爱情而背叛婚姻。至于安娜,虽然生活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但是那种空虚寂寞已经使她习惯了,也是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
最后,他们都面临着爱情的悲剧,达吉亚娜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和爱的人在一起,即使明白自己的心,即使没有忘记奥涅金,即使他希望他可以跟他走,但是对婚姻的忠贞还是浇灭了她那坚信的爱情,理智使她迈向了传统的家庭观念。而安娜虽然在追求爱情上她比达吉亚娜成功了,可以突破了家庭的束缚,向封建伦理挑战,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摆脱不了对孩子的牵挂,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所以只好将所有都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了,但是 ,他们的爱情在社会和自身的压抑下也无法正常的维持下去了,面对孤注一掷的、囿于自
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不管怎样,塔吉娅娜和安娜的命运结局又是不同的,塔吉娅娜最后选择的是放弃他的爱情,选择了对婚姻的忠贞。安娜在追求了爱情后,由于无法摆脱世俗的谴责和社会的控诉,自身又对亲情无法割舍,在爱情中又不到当初的美好了,因此陷入了矛盾的心理斗争中,当这种斗争连自身包括作者也不到出路的时候,只能以生命的结束作为解脱,最终从宗教那里得到了慰藉。综上分析,塔吉娅娜和安娜的命运结局包括三个方面:
1,性格不同
小说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她温柔敦厚,感情丰富而纯真。她不满于外省地主的平庸生活,沉湎于大自然景之中,生活在俄国民间传说和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她受启蒙主义思想的熏染,要求解放个性。她把奥涅金看作贵族青年中之佼佼者,大胆地向他表露爱情。她表现为纯朴、善良、真诚、克已、忠于自我的信念。她的美来自俄罗斯的农村、大自然、民间传说和有古代遗风的家庭。宁她愿意独自坐在窗前,默默无言的坐上一天。她热爱大自然,爱朝霞、月光......这样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养成了她的传统理
智的思想品质,为她最后没有背叛婚姻提供了必然。同样的安娜也是美丽,纯洁,单纯的,但是她的骨子里又有一种叛逆的精神,当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激发后,就会转变成一种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力量。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
2,爱情观不同
达吉娅娜被诗人称为“我的亲爱的理想”和“俄罗斯的灵魂”,虽然她出身贵族,但她却性格坚贞而果敢、情感纯洁而高尚,是俄罗斯优秀妇女的典型形象。她视奥涅金为自己的理想人选,大胆向她表白。但是当再见到回心转意的心上人的时候,婚姻的枷锁严重的束缚着她的心灵。在婚姻之前是爱情至上,但是有了婚姻后,婚姻和家庭就是她的一切,所以爱情只能为其让步。有了这样的爱情观,我们对于达吉亚娜在内心百般煎熬,泪流满面的时候却还是能够告诉奥涅金:“走吧,以后不要再见面了”的坚定是可以理解的。再看安娜·爱情悲剧卡列尼娜是被誉
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对于一个被别人安排的婚姻下,安娜不明白爱情的真正含义。然而,她的内心又潜在着一种欲将喷发的激情得不到点燃,是渥伦斯基点燃了安娜沉睡的爱情,从此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结局。
拜伦曾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的存在”,拜伦的这句名言,可说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悲剧从她自身来看,就是她在追求爱情,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把她的爱情看作是她的“生命整个的存在”。安娜饱受在无爱的环境中生活的痛苦,所以一旦遇到所爱,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但是安娜的可悲之处在于,她没有将爱情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爱情与生活等同起来。在追求爱情幸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献给爱情,把爱情看作是“生命的整个存在”,看成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安娜一再声名“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这就意味着她将爱情和美好生活等同起来,把追求爱情当作生活的全部意义,认为追求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的生活,因而使得她的生活除了爱情之外别无他求。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家庭,抛弃了丈夫,丢下了珍爱的儿子,背叛了上流社会,可以说,她牺牲了她所能牺牲的一切。现在渥伦斯基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如果再失去伏伦
斯基的话,那么她将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