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RI FENG SHANG
331
文  艺  评  论
文|杨新星
浅析《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
摘要:《牡丹亭》并非纯粹的悲剧或喜剧,叶长海将《牡丹亭》定为既“充满着凄艳的风趣和幽默的彩,又交织着沉郁怨苦和悲伤的情调”的“悲喜剧”。以叶长海为代表的认为《牡丹亭》的性质为悲喜剧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论者的赞同,本文也支持这一观点。本文站在悲喜剧性质的角度,从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情理对抗三个方面对《牡丹亭》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再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
关键词:牡丹亭;性质;悲喜剧
《牡丹亭》思想内涵深刻,艺术成就卓越,是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从古到今,对《牡丹亭》的研究涉及创作时间、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方面面。而在对《牡丹亭》性质方面主要有悲剧、喜剧和悲喜剧三种看法。
其一是认为《牡丹亭》属于喜剧,如郑振铎认为《牡丹亭》“是一部离奇的喜剧”;其二是认为《牡丹亭》属于悲剧,如赵景深明确肯定“《牡丹亭》是悲剧”;其三是认为《牡丹亭》属于悲喜剧,如叶长海指出 “我们不能把《牡丹亭》看作是一个悲剧,至少不能算是纯粹的悲剧”,但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喜剧”,因为这样“则对剧本主人公的境遇、命运和性格发展趋势以及剧中许多戏剧性场面的悲剧性效果难以解释”。因此将《牡丹亭》定为既“充满着凄艳的风趣和幽默的彩,又交织着沉郁怨苦和悲伤的情调”的“悲喜剧”。第三种观点较有代表性,得到了大多数论者的赞同。经过对《牡丹亭》的文本阅读,笔者也赞同第三种观点,故而本文将从悲喜剧性质对《牡丹亭》进行简单分析。
一、故事情节的悲喜
“杜宝黄堂,生丽娘小,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这是第一出中对整个故事的剧情梗概。从故事情节整体来看,杜丽娘兜兜转转、历经波折,终与柳梦梅举案齐眉,又是才子佳人的花好月圆。徒然的渴望、兜兜转转是悲,最终的一家团圆、加官进爵,相敬如宾又是喜,整体就是一部爱情悲喜剧。
悲喜剧的性质在具体故事情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小人物抢戏的情节让人捧腹大笑,有的是对封建社会的无奈叹息,当然更多的表面上看是单纯地引人发笑,笑过之后又让人悲从中来。
小人物抢戏的情节很多,如《回生》、《仆侦》中的疙童,《冥判》中的判官和小鬼,《道
覡》中的石道姑。其中《道覡》这一出都是石道姑一个人的独角戏,石道姑的独白时引用《千字文》当中的语句,虽则大胆直露,但是却将自己的身世经历讲述的诙谐幽默,让读者,或者说观者忍俊不禁。“没多时做小的‘宠增抗极’,反捻俺为正的‘率宾归王’”。明明是一个斗不过小妾,失宠于丈夫的弃妇的故事,在石道姑口里跳脱出来的却是平常甚至于带点欢快的过往。《冥判》里判官初见魂旦杜丽娘时为其美貌惊叹“荡地惊天女俊才”,“血盆中叫苦观自在”,本来读者正在想象判官口中美貌的杜丽娘到底有多美时,小鬼突然来了一句“判官权收做个后房夫人”,让人哭笑不得。
杜丽娘因诗感情之后,为情而死之前的对自己目前状况无力改变的深深无奈,既是爱情更是自由,都最让人伤感。园林里“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处处闻鸟叫,红杜鹃放肆的开放,荼蘼花开满了荼蘼架,荼蘼架外是随风轻扬的醉倒在春里的柳枝,还有“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大户人家的园林韶光恁好,年年如此。但是在杜丽娘游园之前从不知道,只因 “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甄氏认为“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剪朵”,如果实在是“昼长闲不过”,还有“琴书外自有好腾那”,这些观点使得甄氏从不告诉杜丽娘香闺外美好的春景。《寻梦》有杜丽娘怨恨梅子“偏迸着苦仁儿里撒圆”,羡慕“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愿”。只因杜宝遵守《礼记.内则》的“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礼法,认为未满二十的女儿不懂情,谁知杜丽娘竟情深至此,怨恨起梅子,羡慕了花草,却又无力追求自己的爱情,令人不胜唏嘘。
至于表喜实悲的戏曲更是不少,以《闺塾》和《圆驾》为例。《闺塾》是《牡丹亭》里较为有名的一出戏,有趣的是丫头春香公然挑战塾师陈最良的老师权威,嘲弄陈最良是“标老儿”,“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的确,当陈最良不识薛涛笺、端砚的泪眼、美女簪花之格时,还一本正经地端着老师的架子为杜丽娘讲学,这不禁让人哑然失笑。但是这样的腐儒,却是太守杜宝请来教授女儿的。太守这样品阶较高的官员都不识人才蠢材,那其他官员呢?那朝廷呢?这也是让人心下一凉。《圆驾》里有趣的是杜宝与柳梦梅的争执,如柳梦梅认为母丧门保亲和女夜叉送亲是“阴阳配合正理”,但是杜宝却呛了一句“正理,正理!花你那蛮儿一点红嘴哩”。也正是这些争执,可以看出杜宝的顽固,以及以杜宝为代表的迂腐官员的顽固不化。封建伦理纲常
笼罩下的政府官员固执保守得让人无奈且悲伤。
二、人物命运的悲喜
爱情悲剧《牡丹亭》出现的人物虽然比较多,但都个性鲜明,命运也不尽相同,悲喜兼而有之是一部人物命运的悲喜剧。以下以《牡丹亭》主要人物杜丽娘、柳梦梅、杜宝和陈最良的命运为例:
杜丽娘。戏折子、话本的故事里不乏的是为情而死的男男女女,不过能为情死而再生的大概就是杜丽娘。没有郎骑竹马来的日久生情,没有怦然心动的一见钟情,只是一场梦,便一往情深,为情死,为爱生,至情者如斯。连汤显祖的题词都夸赞杜丽娘“天下女子有情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这样一位至情
女子的命运波折起伏颇大,有悲有喜,喜的是同梦中郎结为夫妻,悲的是这样一位为情与理相抗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子再生后的一句“人须实礼”又回归于“存天理”的环境中。
柳梦梅。同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一样,柳梦梅就是那个才子,家道中落但满腹才学,也情深清浅。在对待战事的态度上,柳梦梅以“可战可守而后能和”、“如医用药,战为表,守为里,和在表里之间”的观点脱颖而出,以及在自荐时自信的语气可见他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子。才子柳梦梅即便在得知她是鬼魂也只害怕了一下,之后便按照杜丽娘的吩咐救活的她,没有丝毫的惊惧与嫌弃。许给杜丽娘 “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有你朝拜”的贵妇人生活,并为杜丽娘前往烽火未定的淮扬寻其父母。这样的才子深爱杜丽娘,这样的深情几乎可以与杜丽娘相比。不过这样的深情中掺杂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至情掺了假,让人惋惜。柳梦梅怀揣状元梦,自荐于钦差识宝使臣苗舜宾求取路资,梅花观与杜丽娘相爱并救活杜丽娘,最后实现了“春风得以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梦想。柳梦梅的人生是一袭爬了虱子的华美的锦裘。
陈最良。陈最良代表着时代里陈旧迂腐的老学究,他穷困潦倒,得识与杜宝,见识短浅却坚守老师的权威。被贼兵捉拿时即告饶“饶命,大王”,见贼首时又告饶“饶命,大王”,软弱无能,唯唯诺诺,完全听从贼首的吩咐。即便是后来阴差阳错得了官职,但他这种见识短浅又软弱无能的的官员又能做到几时呢?陈最良是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他的一生都投进了科举制度,回报甚微。
杜宝。杜宝为女儿请来了陈最良这种老师,不关心女儿的感情生活;奉旨镇守淮扬,匆匆把女儿的身后事交代给陈最良,即便登科录证明了柳梦梅是状元,还不依不饶;听信陈最良的话,
(下转第306页)
文  艺  评  论
文|刘  筠
阅读·旅行·思索——《消失中的记忆》创作独白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感触、体会都有可能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成为创作的内容。而如今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融入,使得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曾经获取知识的传统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逐渐被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所取代。就画家而言,要获取生活中的感性体验,不再靠身临其境,而是从摄影集里、互联网上,直接搬运图像,面对一张张陌生图片时的感情与面对真实的对象时所能激发出的灵感与激情是不能比的。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眼中的彩,我眼中的世界是不是同别人一样?摄影师对生活和艺术的感知是不是艺术家正想要表现的?
这让我想到小说家卡尔维诺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中所描述的“忽必烈汗留意到马可波罗的城市差不多
是一个模样的,仿佛只要改变一下组合的元素就可以从一个城转移到另一个城,不必动身旅行。于是,每次在马克描绘一个城市之后,可汗就会在想象中出发,把那城一片一片拆开,又将碎片掉换、移动、颠倒,用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起 来。”“每次描述一座城市时,我其实都会讲一些关于威尼斯的事。”(引自《看不见的城市》)马可对于威尼斯的描述是个人化的,正如一个商人又怎会知道乞丐眼中的世界呢?因此他的描述只是他眼中的城市,并非是这个城市的全部。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经验,培养我们的想象,使我们不以一己之见去认知世界。而旅行与跋涉,不仅验证阅读的思想,更使我们通过亲历亲为的
方式,培植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
我出生于青岛,生活在青岛,对青岛的感
情自然深厚,那种持续不断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深
了这座城市在我心中的地位,而在外上学的几年
时间里每次回家总要迷路。有时是某个路名更改
了,有时是某片街区被拆掉了,有时是某条路被
改成了单行线,再有时,一些老房子表面被涂成
花花绿绿的……虽然教堂依旧耸立在那,红瓦依
旧留在屋顶,老建筑也还是记忆中的模样,但青
岛这座城市却一直在被规划,这种规划是碎片式
的,一个碎片接连着另一个碎片。
我在创作《消失中的记忆》过程中,不断的
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感受着城市的变化,不断
地去记录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在这个过程中
青岛的欧人监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青
岛第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触发了我对历史情状
的鲜活想象。那些胶州湾的殖民者,在他们登上
海边的荒滩和他们着手建造时该怀着怎样复杂心
情呢?一方面想把这里建成殖民地的样板城市,
另一方面由于怀念家乡,所以在修筑时,尽力还
原记忆中本国建筑的样貌,却又不免受到异国建
筑风格的影响,这样一来便造就了青岛殖民时代
建筑的特殊风貌,是种种想象与灵感的混合物,
殖民者试图在这里寻故乡的感觉。在他们生活
区域的中心,教堂拔地而起,俯视着低矮的民居,
而如今这些建筑已经成为青岛的一部分,向人们
诉说着青岛的过去,它们与当今的钢筋混凝土建
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希望自己在创作中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
头脑,依靠自己的眼睛去捕捉对象,不受他人影
响。通过带有个人视角的行走、观察和聆听,去
感受城市的点滴变化带给我的冲击和思考,从而
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作品中我想要通过大量细节的表达,将青
岛的“面貌”呈现出来:不同的姿态、表情、形态、
质感……它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是
一种模仿,表明了一种深入的洞察力,事物通过
细节呈现着自身的面貌,而非仅仅是表象。细节
来自观察、比较和想象力:每一条细小的褶皱,
都会成为一条山脉;每一个细微的团块,都展现
出膨胀的能量。在绘画中细节并非全是细腻的刻
画,杜马斯的肖像画和梵高的肖像画深得人心的
关键在于抓住了人物的“精神”而决非仅仅拘于
“像”。我极力在创作中通过细节展现一种记忆,
还原一种生活,标识一个时代:黝黑的门洞、破
旧的木质大门、狭长拥挤的走廊……都是我所描
绘的对象,借助石版画的语言特,铺展出厚重
的、朴素的、恣意的画面,走在其中仿佛又回到
了那个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纯真年代,它所展
现的也正是历史留下的真实痕迹。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而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在景观社会中,
真实的世界沦为影像,而影像则被当做是真实的
存在。艺术家对于这种视觉领域的巨大变化应如
何应对,如何使艺术作品散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永远保持艺术的魅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上接第331页)
坚信女儿和甄氏是妖鬼所化,不肯承认她们的身份。恪尽职守又冥顽不灵、固执守旧,他的命运全权交给了“天理”。
三、“情”“理”对抗的悲喜
以“情”抗“理”是戏剧冲突产生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题词中汤显祖写道:“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可见,以“情”
抗“理”是《牡丹亭》的中心思想。
杜丽娘为情生、为情死都是在以“情”抗“理”,情之至也的女子反抗“天理”至上,最后与情郎结为夫妇,看似是一出“情”胜“理”败的喜剧。仔细看来,“情”虽然得到了认可,但是仍未跳出“理”的禁锢。首先是《婚走》一出杜丽娘为情再生后回到了“理”的世界,“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鬼可虚情,人需实礼”,这两句表明杜丽娘的“情”已经屈服于现实生活的“理”。结局里杜丽娘的“情”不被父亲接受,
即便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认可了这段情,文
本写没有明写杜宝有没有认同女儿的“情”,或
许对于杜宝这样一个“天理”至上的名儒来说,
皇帝怎么说他都是信服的,皇帝的认同也就暗示
着他也即将认同。不过,无论怎么说,杜丽娘和
柳梦梅的婚姻成就于“天理”。 “妻杜丽娘,
封阳和县君”,“五花诰封你非分外”,爱情自由、
婚姻自由都落入了奉旨成婚、夫荣妻贵的窠臼。
当然,“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国人父母
皆贱之”,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容许自由成立的婚
姻,三从四德的思想仍旧根深蒂固,杜丽娘仍“怕
聘则为妻奔则妾”,“情”是无法完全脱离“理”
而存在的。故而“情”已达成,又在一定程度上
屈服于“理”。这是一部“情”“理”对抗的
悲喜剧。
四、小结
《牡丹亭》不能说是一部单纯的喜剧,也
不能说是纯粹的悲剧,从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和
“情”“理”对抗三方面来看都是悲喜剧,的
的确确是“充满着凄艳的风趣和幽默的彩,又
交织着沉郁怨苦和悲伤的情调”的“悲喜剧”。
对于这出悲喜剧,用张爱玲自传性小说题目《小
团圆》来形容最合适不过。小团圆的悲喜剧,小
团圆的《牡丹亭》。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
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王燕飞.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综述(J).
戏剧艺术,2005.08.15
[3]范香君.浅析《牡丹亭》的情理冲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06.20
[4]陈刚.《牡丹亭》的多重意蕴(J).固原师
专学报,2003.09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13
3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