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词论文:陆游爱情诗词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 要】前人在评价陆游爱情诗词时多以痴情涵盖一切。究竟该如何评价陆游的爱情诗词,看待其爱情婚姻悲剧呢?笔者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从三个方面对其爱情婚姻悲剧进行关照,从而形成对其爱情悲剧主角的再定义。
【关键词】陆游;爱情诗词;女性主义;解读
提起陆游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六十年间万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过人才华和爱国情怀。然而,这位才华卓绝的诗人在他的青年时代却经历了一场爱情婚姻的悲剧,这场悲剧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愈合的创伤,使他抱恨终生。
笔者将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从三个方面来对陆游的爱情诗词进行解读,从而形成对其婚姻爱情悲剧主角的再定义。
一、陆游痴情的男权内涵
陆游的“痴情”是在不曾违背封建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痴情”,对世人而言,陆游首先是一个“孝
子”;尽管他与唐婉伉俪相得,琴瑟和谐,但因唐婉“弗获于其姑”,陆游“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并另娶王氏,生有六子。一个在封建伦理道德纲常束缚下的孝子形象便活生生的映现于世人眼前。
他在成为一名“孝子”的同时,并未在感情上背弃唐婉,是谓之“痴情”。沈园邂逅,唐婉夫妇遣婢送酒以示友好,陆游情难自禁,挥毫题词《钗头凤》于园壁之事;陆游后半生许多睹物怀人的爱情诗都试图向世人证明这一点。
陆游对于唐婉的爱,并非向前人所评价的那样无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度自私的爱。他在表达流露个人情感时,从未考虑过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他所谓的“痴情”,只不过是他占有欲的流露而已。
二、唐婉悲剧的形成
通过对前文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笔者认为在陆游的爱情婚姻悲剧中,有三个悲剧人物,这三个人物自身的悲剧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大大的悲剧。其中,最主要的和最大的悲剧人物是陆游的后妻王氏;二号人物则是唐婉,陆游在这场悲剧中充其量只算个三号悲剧人物。他们的悲剧各不相同但又有所相似。
1.悲剧的起源爱情悲剧——与陆游婚姻生活的美满、幸福。根据史料及陆游自己的多首爱情诗词我们可以得知唐婉与陆游的婚姻生活十分美满,但陆游的母亲却不满意唐婉,以至于活活拆散两人。陆母为什么会对唐婉不满呢?我们根据史料以及封建的伦理道德来进行分析,其原因不外以下三点:
其一,唐陆二人伉俪相得,陆游沉迷于闺房的温馨之中。
其二,从陆游的几首关于“姑恶”的诗来说,陆游暗中似乎将谴责的矛头指向陆太夫人——他自己的母亲,可知在与唐婉的婚姻变故中,陆太夫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不考有三,无后为大”。虽然陆游上有两位兄长,但作为小儿子的他,更受父母喜爱,再加上他自幼聪敏过人,父母对他尤其寄予厚望,是断断不会允许他出现“无后”的状况的。唐陆婚后琴瑟和谐,两年左右而唐婉仍无身孕,这也不能不算是令陆母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
2.序幕的揭开——与陆游的分离及再适赵士程。深爱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影响的陆游最终的选择是意料之中的结局,唐婉的爱情悲剧已然拉开序幕。下文我们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陆游出妻的原因所在:
陆游虽自幼长于诗歌,但家长是不允许他舍经义而取诗歌的。他被期待在仕途上有所进取,而不是成为诗人。因此,陆宰夫妇对于“菊枕诗”这类的琴瑟之好是不会容忍的,他们从陆游的前途着想,不容许儿子沉迷于闺房的温馨之中。
唐婉是作为牺牲品的形象出现的。在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女性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她们只能被动的被迎娶,被体弃。所以唐婉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当时那个社会所有女性的悲剧。
然而“伤心一曲钗头凤”,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唐婉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的心境,使她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自责之中。这种矛盾和自责,最终使唐婉郁郁而终。陆游用他那流露极度占有欲的“痴情”剥夺了唐婉继续生活的权力。唐婉的死,陆游难辞其咎!
三、王氏悲剧的形成
陆游为了验证自己对唐婉的爱情而生活着,唐婉为了摆脱尴尬的抉择而选择了解脱。那么王氏呢?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陆游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仅仅是为了制造一出更姜婉的悲剧吗?虽然王氏在名义上是陆游的妻子,但是我们却发现她的处境与《诗经》中所描述的弃妇有着惊人的相似。
1.所谓的妻子弃妇距离有多远。王氏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女子,她在嫁给陆游以后在家庭中扮演的性角——家内的劳力和生孩子的工具其实与《诗经》中的弃妇诗中所描述的弃妇在家庭中扮演的角没有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在于自始至终她都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王氏的这个所谓的“妻子”的称号与这些“弃妇诗”中所描绘的“弃妇”究竟有何差别呢?这两个称呼之间的距离,几乎为零。
2.爱情诗词的主角。上文已经提到,与前妻唐婉分手后不久,在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陆游在山阴娶王氏为妻,庆元三年(1197),王氏夫人病故。据史料记载,在王氏夫人病故后,七十五岁的陆游写了一首《自伤》诗(见《剑南诗稿》卷三六),其中有这样两句:
白发老鳏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