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案例分析
1、理解词中描绘的意象美,能正确划出描绘意象的语句,能正确说出所描绘的意象的内容。
2、能评析作者在这些意象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感受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能说出相关语句并述评其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多媒体显示)这是人们对诗词的高度赞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为“一代绝唱”之一的《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二、鉴赏课文
1、学生齐读全词。
2、意象概念教学。
师: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这幅图又由一组意象构成。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板书该句话)如《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山舞银蛇”和“原驰蜡象”就是两个意象。再如《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和“秋水共长天一”也是两个精美的意象。(四个意象句多媒体呈现)由于这些形象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情绪彩,(板书该句话)故文艺理论家们称之为“意象”。下面请大家细读词的上阕,划出描绘意象的语句准备口述这些意象的内容。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答疑。
3、鉴赏课文上阕:
学生解读意象语句,师生讨论。明确: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一个视界无比阔大,情绪极其豪迈奔放而充满朝气的意象,给人的感觉是热情奔放,豪情万丈。
滕王阁序教案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前句写江水纯净而美丽,后句写江上百帆竞发的壮观景象,字里行间充溢着进取的豪情。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前两句具体写仰视和俯视所见的壮美景象,后一句是概括写一切生命均在寒霜之际爆发出勃勃生机。
以上三组意象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热闹的“湘江秋景”图。字里行间透露出压抑不住的万丈豪情。
4、鉴赏课文下阕:
师:该词的下阕主要是作者直抒胸臆。请划出表露青年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的语句,口述其内容并谈谈你读了这些语句后的感受。
师生讨论。明确:
青年的胸怀和壮志主要集中体现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表露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军阀的胸怀和勇气。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恶飞舟”表露出急流勇进,意气风发的革命壮志。
5、学生再次细读全词,感受其中意象之美,人格之美。
6、试背全词。
【案例评析】
这是一节诗词鉴赏课,执教者以意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课文的艺术形象美和语言技巧美,在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执教者思路清晰明确,整节课一线贯穿没有枝节旁骛。
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来看,目标陈述做到科学化——准确、具体,不是一些大而空的概念或套话。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中,因过多地使用“认识、理解、掌握、领会、把握、培养”等抽象笼统的词语,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不清。本课的教学目标陈述中使用了划出说出等行为动词对语文学习结果则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可以观察测量,可操作性强。教学目标本质上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其陈述的内容应该反映学生在一定阶段的教学活动后将会学到什么,以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如果要求不明,层次不清,对学生究竟应该学习那些知
识,学习多少知识,学到什么程度便都茫然无所知。我想这篇课文目标陈述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从教学过程来看,本文的执教者开门见山,导入简洁,恰当地引用诗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词鉴赏教学既有能力目标,也有情感价值目标,但这两类目标地实现都要以诗词的内容理解为基础。接下来执教者进入到“意象”概念的教学环节,先从理论上让学生对建立意象的重要性有明确地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本课有关的意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与感受本词的艺术形象美,语言技巧美和诗人的人格美。显然执教者抓住了“意象”这个重点和难点。概念的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先陈述含义,后举例说明,符合知识教学的规律。但我以为执教者如果能在自己举例说明“意象”之后,发挥一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学过的诗词中也举出一些“意象”的例子来,我想可能会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并帮助他们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然后再回到课本,这样也许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另外作为诗词鉴赏课,尤其是象这类蕴涵多重美的经典诗词更应该加强诵读,甚至是声情并貌的美读来帮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从整节课来看,执教者的意图不只是教给学生一点知识,而主要是通过本文的学习教给学生诗词鉴赏的一种方法——抓住意象再现意境,品位诗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有知识地传授,有能力地培养,有方法地指导,更有情感地熏陶,这些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无痕,水到渠成,实在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课![刘注:句中“地”字用得有误]
[主讲教师评点]
这节课头绪不多,是个特点。意象在境里,境在胸中,欲实现“文通彼此”“入境与亲”的交流,美读还是不应该忽略。诗词教学尤其要推重美读。
诗歌从来不单单是看的,美读和吟唱方能够显示其原本意义上的存在。不这样“读”,常常难以言“懂”,懂了也难以言得其美——诗歌之美在韵味,在风采,种种情状莫不渗透于言语的安排,这些非“读”不足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