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感悟陶渊明精神
枸杞银耳一、预设
在魏晋文坛上,陶渊明一扫玄言佛理、缺乏感情和形象的文分,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便是:质直平淡、自然蕴藉而有思致。历代评论家都以此相推许。钟荣评陶诗为:“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苏轼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语。”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乍读陶渊明诗,颇似枯淡,久久有味。东坡晚年酷好之,谓李、杜不及也。”元好问评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苏轼又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后世多少见识高超者都反复强调了陶诗的这一美学本质。
针对陶诗的这一特点,本想让学生自渎感悟背诵之后,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改写成情景交融的现代散文,用形象生动的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陶诗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风格,激发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再由同桌交流加上评语,然后在全班交流讲评,但整个工作做完以后,我随便抽查了几个同学的作文,发现同学们写成了自我感受非常强烈的感悟文章,虽有不少生动形象的景物描绘,但文化意蕴非常浓厚。课前预设和学生生成出现了矛盾。是按自己的预设进行呢,还是按学生的生成将“错”就错,将这次作文讲评的重点放在富有文化意味的精神享受呢?我想,陶渊明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更重要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在于他引领了一种崭新的文化——中国人文精神的自觉和独立,他的诗歌以及由此表现出的艺术风格不正是这种“魅力”和“精神”的外化吗?
二、过程描述
教师导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时代,政权频繁更迭,礼教和道德伦理受到严重质疑,社会经济政治被破坏,而夏商周三代和战国、秦汉以来流传下来的人生观和文化观也分崩离析。
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得不少士大夫在从事礼教的活动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经受了血的洗礼,使他们觉悟到“达则兼济天下”的路已经决断。在这种动乱的气氛下,在日益严酷的现实面前,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社会、反思文化,于是一种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个人主义精神蔚然兴起,无论在哲学、文学,还是在书法和绘画上,充满个体意识和人本主义的精神气质都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追求个体的超越和自娱自乐,相信玄而又玄甚至不着边际
的高深理论,平日里喜欢“清淡”,虽然不敢反对频繁更替的君主,但也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种新的时代精神,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自觉和独立,被称为“魏晋风度”。
到了东晋时代,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更是标榜和引领了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时尚,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高唱“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向世人描绘了精美平和、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当时以及后来的年代中,文人士大夫在现实世界中不到出路的时候,就在心灵世界中寻依靠,在艺术的世界之中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并且隐晦地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师生交流:连庆、杜青和王洋三位同学主动宣读了自己的文章,在各自宣读之后以宣读者为中心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宣读之前,我并没有看三位同学的文章,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和其他同学一起聆听、讨论,学生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陶渊明的退隐是主动还是被迫无奈的。主张后一种观点的同学认为:陶渊明一生都没有放弃“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辞官“归园田居”是理想破灭之后不得已的行为,他之所以除了写田园诗外还写了不少咏怀诗,说明他心中有壮志难酬的深刻痛苦和愤懑,他决不是“浑身静穆”的,而这当然要归咎于当时无人赏识和重用他。在讨论之始,我只是聆听,没有发表意见,看时机已经成熟,我便抛出了下列材料: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颜延之《陶征士大讲述诔》)“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希谷冬陈。”(《自祭文》)这是他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吐露出建功立业的宏愿。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二十九岁明,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
军。四十一岁辞归。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在几分钟的静默之后,我又搬出了李白,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
笑问客从何处来比就明了,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最后我作了如下总结:
陶渊明精神的可贵之处就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陶渊明无疑经历了一个由仕而隐、迷途知返、今是昨非的过程。正是这一真实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他如何探索自我与社会、人生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多重关系,从而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真理性感悟。陶渊明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确立与深化,使历代知识分子常有的际遇感喟与政治忧伤,在他的身上变得明显的淡渺舒徐了。他超越现实功利,追求精神与大自然的融和,显示了一种崭新的生命美学和主体形象。由于他强烈意识到自己是生存主体,是审美主体和人生实践主体,这就使得自屈原以来被反复吟唱的“士不遇”主题发生了质变,陶渊明不再是被动的受难者形象,因为靠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的帮助,陶渊明终于能够摆脱所谓“士不遇”给一代代士人带来的悲剧性痛苦了。从这个意义上看,陶渊明的主体意识和生命意识是中国精神演化史上至为难得的一个转折。
供暖电话
无怪乎朱自清先生在序《陶渊明批评》一书时,开宗明义便指出了:“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
个性t恤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三、反思和讨论
“教”不仅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作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这同时也就教得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要害了。这种以学定教的最重要的一个长处,就是始终保持学生的强烈情感和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常以教师的预设来代替了学生的生成,或要学生依照教师的意志办事,严重忽视学生是教育过程的重要资源,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大浪费。由此我也想:教师要不要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写详细的教案,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大量的时间去查相关资料,去阅读相关文章,以应变课堂上随时生发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上,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就工具性而言,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归根结底,就是使学生的汉语水平向“书面语化”、“规范化”、“文学化”的目标前进。学校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汉语的“书面语”、“文学语言”与“口语”的区别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文学语言”应该是对他们原有“口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说的就尽可能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写的就尽可能让学生写,能让学生交流的就尽量让他们交流,不断的历练,是他们的语言走向“书面”、“规范”和“文学”的捷径,而这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所办不到的。
就人文性而言,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说什么、写什么和交流什么的问题,用袁振国的话来
啤酒鸡翅说就是“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在感悟、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获得精神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自由,个性化地感悟事物、体察社会和人情,创造性地表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