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仕与隐心态的矛盾——陶渊明田园诗解读
田慧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田慧(198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75-01
诗经楚辞取名男孩
识认关于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是指那些直接描写田园风光,抒发闲情逸致的诗篇;广义上则泛指陶渊明所描写的反映其乡居生活及内心感受之诗。从广义的角度讲,陶渊明的田园诗可谓是丰富且复杂的,并更能全面地反映诗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状态、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不能超然世外的苦闷情绪。对于他田园诗中所包含的矛盾心态的研究,对理解他的诗歌,推及对诗人自身心路历程的发展的认识,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为官与归隐
为官与归隐,是封建时代文人与知识分子所走的两条基本道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已经围绕为官与归隐问题发出过相关言论。极力主张士人入仕为官的儒学创始人孔子,就曾表达过远离浮世、归隐而居
的人生理想,“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乱邦不入,危邦不居”。意思是,国家的政治符合大道,就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国家政治腐败就隐藏自己的才能,也就不出来做官。对孔子来说,选择为官还是归隐,可以进退自如。但是,在朝为官,又有几人能真正悠然自处,以泰然之态避开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正义与险恶的交锋?惶恐不安、矛盾挣扎,是每个在朝为官都会经历的心理路程。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也是一位在仕与隐之间挣扎与不断寻平衡的典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为东晋初的名将,在世时家族名声显赫。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入朝为官。但由于父亲早早过世,无人支撑门庭,到陶渊明时,家境日渐窘困,就连日常生活所需也都极其困难。“家贫”,为生活所迫,成了陶渊明出仕的首要的、直接的原因。因家贫而选择走仕途之路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不可忽略的是,陶渊明也心怀一份建功立业的美好理想。从他的《杂诗》其五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便可看出他想要济世天下的人生抱负。
不过,陶渊明终究选择了辞官归隐。关于陶渊明弃官的原因,他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已表明过心迹:“……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这段内容说明,陶渊明辞官归隐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质性自然”与“从人事”之间,即“自然”本性与官
场“矫厉”生活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无法解决,于是只能“怅然慷慨”离开官场。“质性”与“矫厉”,实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可以说是陶渊明进入官场后遭遇的大的心理冲突。因此,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原因,并无具体可证的政治问题或个人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基本上是诗人自己的人生观问题,或者说是性格问题。是“质性”与官场“矫厉”生活无法调和、产生严重心理冲突的结果。
(二)物欲与内心
音乐的英文物欲与内心的挣扎是陶渊明最深层次的心理矛盾。对陶渊明来说,入朝为官是他解决眼前窘困生活现实的一条捷径。但身在官场,“心为形役”的陶渊明深切地感受到不自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直接地表明了陶渊明在官场仕途与田园生活之间所持的倾向与选择。《饮酒》其十九中,诗人这样写道:“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因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诗人为了生计入仕途,但自知违背了心愿,心里觉得是一件可耻之事,于是听从内心的本志,决绝离去。林志炫资料
事实上,虽然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但总的看来,他是不怎么喜欢做官的。二十九岁那年,他曾一度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但很快就因“不堪吏职”而自动辞职。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以后,因生活所迫再度入朝为官。后因厌倦官场黑暗便请求到地方任职,做了小小彭泽令,为官仅八十多天又再次辞职回家。陶渊明人生的巨大转折,便是这一次的辞官归隐。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使他长期为饥饿所累所苦,也不愿违背志意再赴仕途。
这件事很能见出他的性格。此时的陶渊明开始真正明白,仕途之道路、尘世之繁杂,皆与自己热爱自然的本性相违背,而他的思想性格也决定了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本性以适应复杂的官场与尘世。陶渊明生活在崇尚名士气度的魏晋时期,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使然,即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欲求,而更注重精神和意志上的自由,因而言语行止往往不免有惊世骇俗之处。
陶渊明的一生,既有过建功立业的初衷和抱负,也有热爱自然的本性与追求。但天性重精神轻物质的他最终还是逃不过一场苦苦的挣扎。经历了官场上的黑暗,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的倾轧,经历了朝不保夕的惶恐,陶渊明渐渐把尘世里的顺与逆、官场上的升与降看得一文不值。索性拂衣归里、饮酒采菊,寻别样的乐趣。他的归隐之路的选择,可以说是理想与现实、物欲与内心终究无法调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3]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河南大学录取分数线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