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0年第02期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比例大幅度增加,彰显了對传统经典的重视。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古诗词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笔者结合现阶段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现状,提出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教学策略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选编分析
(一)古诗比重增加
相比人教版教科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增加了古诗的比重:小学阶段12册课本共选古诗词129篇,低年段(一、二年级)共选人古诗27首,其中一年级上册选入古诗6首,一年
级下册选入古诗7首,二年级山上册选入古诗7首,二年级下册选人古诗7首。
(二)古诗选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统编版低年段古诗选人写景抒情古诗12首、咏物言志古诗10首、怀古咏史1首、边塞诗1首。古诗以表达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为主,如《梅花》《江雪》《江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等,易为低年段的学生所理解。
低年段教科书中的古诗多为绝句,绝句讲究押韵和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且绝句短小精悍,有利于学生背诵,这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古代诗词评价建议“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以上两点都体现了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科书在古诗选编上尊重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
二、现阶段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现状
低年段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低、生活经验不足、文学功底薄弱,基于低年段学生上述特征,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古诗教学上,很多教师以单调的背诵为主,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不需要过深理解,这导致很多学生在不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死记硬背,消磨了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其实在前面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选编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古诗的选编是经过多方面考虑,教材编写者考虑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取了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题材。
三、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
(一)读诗题,激趣,明诗意
关于松的古诗 欲解其诗,必知其题。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从诗题切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理解诗意。统编版低年段古诗主要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诗题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诗题,猜想诗人作诗的意图。比如《赠汪伦》,通过理解“赠”是赠送的意思,了解这首诗是诗人李白送给汪伦的;再引导学生发出疑问:为什么要作诗送人呢?李白和汪伦是什么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激起学生了解古诗的兴趣。
(二)诗画结合,由画入诗,由诗入画
教材中的古诗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画形象直观,这符合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展开想象,再引导学生由图画走入古人生活、走进古诗,以降低学生理解古诗意境的难度。如《村居》的配图是杨柳依依,一孩子在放风筝的水墨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学生对图画有了深刻的了解,读古诗的时候,就能理解“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是指风筝。又如《赠汪伦》一诗的插图是两个人在小船边上拱手弯腰,可以让学生想象这两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会说些什么。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插图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由画入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走进诗境。
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诗意时,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由诗入画,想象画面。不同的学生对古诗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解释,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夜宿山寺》,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夜晚,到处一片寂静,我们抬头看到的是点点星光,而诗人却能伸手摘下那闪闪的星星,我们看到的天空一片漆黑,但在诗人眼中,这天上还住着神仙呢!诗人的眼
中还有哪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去感受诗人看到的画面吧!教师配乐朗读,给学生以展开想象的时间,让学生畅说自己看到的画面。又如《赠汪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古代,车马不便,亲人、朋友分开后要好久才能见面,我们看到桃花飘落下来就像美丽的花雨,诗人看到的是桃花对桃树的依依不舍。现在我们分别后,可以随时在视频中见面,而诗人眼中的离别是一别难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诗歌朗诵,想象画面。通过由诗入画,让学生在想象中读懂诗句,增添了古诗学习的趣味性,也训练了学生写话、说话能力。
(三)演一演,拓展运用,加深理解
学生对古人生活了解少,生活经验也少,对古诗所描绘的场景、事情也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引导学生对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进行对答或者表演,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当然,这必须以学生对古诗想象了解的基础为前提。例如,在《寻隐者不遇》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角扮演,将古诗转化为诗人和童子的一问一答。在表演中,学生加强了对诗意的理解。又如在《赠汪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分别扮演李白、汪伦,将“李白乘舟将欲行”“汪伦踏歌声”“两人岸边惜别”等场景演出来。教师
还可以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离别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诗中的句子去表达自己的心境,加强学生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理解。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演一演的方式,符合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
(四)在吟诵中感悟诗意
古诗讲究押韵和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代诗歌大多能和而歌之,能够吟诵,听起来声声悦耳,这是古诗音乐美的特点。统编版低年段古诗多为绝句,篇幅小,读起来朗朗上口,满足低年段学生爱大声诵读、活泼好动的特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指出:“教学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意、体验情感。在《赠汪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齐读、配乐朗读等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最后两句,感受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感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四、结语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以其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音乐美等特点,发挥着极大的感染力,对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重要
的作用。统编版教科书增加古诗的选编,愈显得传统经典的重要性,小学低年段学生认知水平尚未发展成熟,理解古诗大意、感受古诗意境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促使其更加主动学习古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