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寓言故事成语
    (一)【望洋兴叹】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辩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丽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聚至他这里去了,无可奈何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回去,一边跑一边观看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看了一阵子,才抬起脸去对着大海感概地说道:“俗话说:‘道理懂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弱。’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二)【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出了斧子,原来就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失绝望在山谷里。出斧子后,他又遇见了邻居们的儿子,再注意安全看一看他,怎么也不像是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走进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和了不少的力气,等他忽完了禾苗,已经辛苦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返回家里还夸口说道:“今天可以把我没命了,我协助禾苗短低了不好几寸!”他儿子听到了,赶忙跑到田里回去看看,辨认出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萎了。
    (四)【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做凡伯。凡伯不但存有诗才,而且擅于环境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统领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骄横,弄权割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取悦。凡伯直言苦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道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至无法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糟至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一带没毛驴,存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到一头毛驴放在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辨认出了这个怪物,已经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紧邻毛驴,被毛驴大喊吓到,最后辨认出毛驴就可以用蹄打,再也没别的本事就别列卡饱餐一顿。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六)【对牛弹琴】
    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嘲笑懂事的人稀奇古怪对方说道得就是什么。用来嘲笑骂人的人不看看对象。
    (七)【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魏安王同意攻取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谈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工作至楚国回去,但他却秉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对决不是依靠当兵,而是依靠获得民心,依靠当兵就像是南辕北辙一样。魏安王同意不当兵了。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八)【东施效颦】
    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
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帅姑娘叫做东施,总是想方设法装扮自己。存有一次在路上遇到西施,见到西施手捏胸口,很紧不大好,变得异常美丽。她想要难怪人们说道她可爱,原来就是作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搞这个姿势,确实就变小可爱了。于是她恶搞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到了原来就帅的她,现在变为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九)【痴人说梦】
    从前一个外国和尚至一座中国庙里烧香,庙里的小和尚反问他何姓及源自何国,外国和尚稀奇古怪他的.话,跟著说道何姓何国人。大和尚向方丈报告外面去了何国一个姓氏何的和尚。众和尚纷纷出眼红,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十)【患得患失】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
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患:忧患,害怕。害怕不能获得,获得了又害怕丢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看得太重。
    (十一)【自相矛盾】
    战国时期,小思想家韩非子曾谈存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到人兜售他的矛就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没穿着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兜售他的盾就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盾,没什么东西能够揭穿它。人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撕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十二)【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
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到了青蛙的话,好像真想要进来看一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整个几下,右脚就已经蹉跎了。它连忙前进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说青蛙说道:“你看完海吗?海的社会各界,哪终了千里;海的深度,哪终了千来丈。古时候,十年存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跌了多少;后来,八年里存有七年小晚,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深了多少。可知大海就是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就是真的欢乐呢!”井蛙听到了海龟的一番话,惊讶地睡在那里,再没话可以说道了。
    (十三)【量体裁衣】
    南朝齐国官员张融颇受魏太祖萧道成的器重和疼爱,说道他就是“不容并无一,不容存有二。”一次派遣人给张融送来一件旧衣服,说道就是自己以前穿着的,现叫做裁缝根据他的身材改为搞好了,一定会紧身的。张融接到后非常感激魏太祖的知遇之恩。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十四)【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十五)【螳螂捕蝉】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螳螂捕蝉,志在不利,无人知晓黄雀在后鸽之。蝉:言了。螳螂捉住蝉,无人知晓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十六)【无价之宝】
    战国时期,魏国一农民锄草时辨认出一块玉石,拎回家恳请邻居们鉴别。邻居们晓得就是宝石就诱骗他不是吉祥之物,使他送回原处,自己则偷偷拿回家里,害怕获祸或下狱,就入送给魏王。经鉴别为无价之宝,魏王一高兴就大赏他很多金银珠宝。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十七)【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庖丁:厨工;求解:分尸划分。比喻经过反反复复课堂教学,掌控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处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十八)【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闻人们喝梨子对牙不好但受伤脾,喝枣子却刚好恰好相反。他想要了很久终于想要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喝梨只烫不咽,喝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能伤牙与伤脾了,人家苦笑他就是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十九)【买椟还珠】
    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眼力,权衡不当。
    (二十)四分五裂
    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悍。其他六国想要联手出来共同与秦国抗衡。秦王的策略就是各个击破,就派遣张仪回去分化六国。张仪对魏王说道:“魏国无法与交界处的五国都相处
得一样不好,诺艾莱县就可以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通。”魏王被劝服了,与秦国吴厝庄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才够得上说道‘大公无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