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角度看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幽默
《夏洛特烦恼》这个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喜剧黑马无疑给了影迷巨大惊喜,本文将从语言学中的语用预设理论角度解析电影中的幽默台词。
标签: 语用预设;《夏洛特烦恼》;台词;幽默
引言
《夏洛特烦恼》(英译为Goodbye Mr.Loser)是2015年国庆档热映的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了夏洛假充大款大闹学生时代喜欢的班花秋雅的婚礼,出尽丑态,惹得妻子马冬梅现场发飙,而他发泄过后却在马桶上睡着了。梦里他重回校园,追到了班花、重新见到了病逝的母亲、甚至成为了流行乐坛的巨星。醉生梦死中,他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利用自己,只有马冬梅是最值得珍惜的。
这部电影中的幽默对白为电影增不少,让人记忆犹新,开怀大笑。在演员抖的“包袱”中包含未说明的信息,在语言学中被称为“语用预设”。语用预设指说话人认定或假定和听话人之间有共享的知识背景,所以说话者在表达时隐含了这一背景信息,听话者必须从中到关联,方能
达到交际目的,幽默也由此产生。本文将从这一理论角度来分析。
一、语用预设
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先设”或“前提”。1892年,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弗雷格(Frege)首次在其著作《意义和指称》(On Sense and Reference)中提出“预设”这一概念,来解释语言中的逻辑现象。法国语言学家基南(Keenan)在1971年把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语义预设指语言系统内部的预设,它从句子内部得出,与语境无关;而语用预设则指实际交谈中“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语用预设指交际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常识,或是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的信息,因此这些信息被看做是已交际的一部分而无需陈述出来。
关联理论认为语用预设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是认知关联的结果。语用预设很大程度上与非语言因素相关,即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和关系远近。语用预设使得交际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也就是最佳关联。
预设的公式可以表达为:X 预设 Y ( Y 是 X 的先决条件)[ X presupposes Y ( Y is a prere
quisite of X ) ] 预设有真假值,例如“法国国王是个秃子。”的前提是“法国有国王”,但是根据知识背景,这一论断是假的,所以整个句子就不成立。同样,说“法国国王不是个秃子”也是个假命题。
认知语言学家如Fillmore(1985),Fauconnier(1985,1997)和Lakoff(1987)从认知的视角把预设理解为是由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激起的概念和知识构成的一种认知语境。如“小明又迟到了”、“他后悔买了这本书”,前一句的预设是“小明曾经迟到”,后一句是“他买了这本书”,其中词语“又”、“后悔”就是预设的触发因素,即“预设触发语”。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各类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的词语、各类句型等。这是语义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同时文化的差异也可能导致预设触发语的不同,这就是语用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电影婚纱
二、语用预设视角下《夏洛特烦恼》中的台词分析
1.夏洛在车内翻开遮光板照着镜子,整理领结,梳大背头。小舅子:“夫啊,我还得给老板交车呢。”预设是这是夏洛小舅子老板的车。
2.邱雅穿着婚纱挨桌敬酒,孟特和婉婉聊着天。婉婉:“邱雅真漂亮啊,不愧是咱们校花。孟特:我不觉得。上学那会儿我要是女生的话还不一定谁是校花呢。”预设是孟特是男生,而他这样的说话方式也说明他是个娘娘腔。
3.夏洛:“马冬梅上课总我说话,影响我学习。王老师:你那学习还用影响啊?那还有下降空间吗?”预设为夏洛的成绩垫底。
4.孟特:“夏洛!你怎么这么不合呢?张扬:让你喝点酒这么费劲?不给面子,别让我拿皮带抽你啊!一抽脸上就是个H!”这句话的预设是张扬的皮带是爱马仕的,而他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委婉地炫耀自己。
5.马冬梅对夏洛说:“你随个份子把我发动机都随进去了!”众所周知,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夏洛把大部分马冬梅买摩的的钱都用来随礼了。
例子1、2和3是通过逻辑推出的预设,4和5是根据常识。
三、结语
《夏洛特烦恼》这部小成本的電影票房大卖,“接地气”的台词贡献了接连不断的笑料,结局回归现实,触碰到了人们心灵柔软的那部分。台词中包含一些没有明说的部分,减轻了说者表达的负担,幽默也由此产生。演员通过语言“编码”,而观众只有懂得“解码”,才能真正看懂影片,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 季安锋著.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5.
[2] 王跃平著.汉语预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9.
[3] 魏在江著.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