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儿童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得那本书还是注拼音的,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马克·吐温,现在呢,对那时所读的小说早已基本淡忘了,确切的说,那时自己根本不能理解小说的真正意义,感兴趣的仅仅是里面的冒险小故事而已。但是,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马克·吐温”的名字,并且知道了他是美国有名的幽默大师和演说家。上学以后,我也曾试着读了一些跟马克·吐温有关或者是马克·吐温书写的的幽默小故事,但那时的自己对外国的生活方式、幽默方式,以及美国文学都了解甚少,因此,许多大家所谓的“幽默”于我而言都是云里雾里。
但无论如何,我们再读书时,总是对“大家”带有些许崇高仰慕之情。就如现在随便给你一本书,你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去耐心的看完,但若说这本书是谁谁谁(例如勃朗特妹、张爱玲、王安忆等大家)写的,恰好这是一位你有所了解并喜爱的作家,你也许会眼前一亮,立刻抱来一读,一为真心看看书中所写内容;二为证明自己对这位作家作品的了解是否真实贴切。
我依然坚信,“读小说时,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由于成长背景、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就说下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在这学期开设的英美短篇小说赏析课上,您为我们介绍的第一篇小说就是马克·吐温的《他是活着还是死了?》(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您对他的喜爱及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因此,从一开始,我们也是抱着一种崇仰之情去拜读的。
为了不受别人思维的干扰,我一如既往的在没有看任何文章评论及汉语译文的情况下,首先细细品读了英文原作。还好老师选的小说都没有太多生僻的词句,第一遍基本理解了小说的大意及大概的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里讲述了四名画家为摆脱穷困的生活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让其中一名(Francois Millet)诈死,以此来提升其作品的价值,从而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福利。他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给他们其中一名应有的名气;另一方面——对于在那时的他们而言,也是最重要的目的——用以摆脱当时穷困潦倒的生活。
小说开篇就营造了一股神秘感,作者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那个Smith和Theophile Magnan带给他的好奇心。他们带给自述者的好奇心同时通过作者传达给了我们读者,诱导着我们继续读下文以探个究竟。
下文中Smith,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四名画家之一,说了一个Hans Andersen的童话故事,这则童话讲述了一个孩子喂养小鸟故事,故事中说,it isn't children only who starve poets to death and then spend enough on their funerals and monuments to have kept them alive and made them easy and comfortable.这句话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甚至包括孩子,都是“事后诸葛亮”,他们都是只有在失去在乎的人或事物后才知道那些人或事物的可贵。这个故事为下文故事的展开提供了清晰的模板,同时为Smith讲述四位画家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故事讲述中,作者借Smith的口描述出了他们四名画家及其穷困甚至山穷水尽的生活。文中以Millet的著名画作'Angelus'为例,其他三人指责Millet没有把它买给出五法郎的买主,后来甚至愿意用它换一颗大白菜,这些对话无不更加深入的暗示出他们拮据程度。加之周围没有人再愿意帮助他们,这也暗示出后来他们迫不得已想出了一个自救的办法——让其中一人诈死。
在Carl刚提出这个想法是,其余三人是没有办法接受的,但之后,他说“this fact in human history: that the merit of many a great artist has never been acknowledged until after he wa
文中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对话,在他们四人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确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例如“Look at these canvases: stacks and stacks of as good pictures as anybody in Europe paints”,这说明,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不被珍视,并不是作品本事的原因,而是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当时的人们对真正杰出画作的珍视远不及浮夸的名誉及虚伪的声势。
在他们四人想出了这个主意后,作者用及其讽刺的口吻叙述了Smith卖出第一幅画的经过。他佯装认真的为一栋别墅写生以此故意引来别墅的主人,在主人大肆赞扬了他一番之后,他顺理成章的介绍Millet的作品,而那位主人的表现真是讽刺之极,文中说他因不知Millet 的“大名”而表现出“guiltily embarrassed, and silent”,这不仅传达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富人们惯有的矫揉做作,故作内行之态;同时这位富人的表现暗示了他们四人计划的成功势在必得。
最终故事的结局果不出意料:他们成功了。Millet声名大振,他的葬礼拎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最最讽刺的是,没有人知道——除了他们四个——帮忙抬棺材的远房亲戚就是Millet本人!多
么诙谐多么刺骨的讽刺啊!读者读到此处,不仅嗤笑一声,无奈鄙夷油然而生。
法国著名画家Francois Millet,一生物质生活极为不幸,有时甚至几幅作品仅换得一双小孩子的鞋。而他死后,法国为购回《晚钟》一画,竟花了80多万法郎。这篇小说作者借Francois Millet的生平经历,极具讽刺的鞭策了人们对虚荣名利而不是真正艺术的追求,揭露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只有在失去在乎的人或事物后才知道那些人或事物的可贵。读完此文,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应该用学着用真正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艺术,同时珍视我们现有的一切,而不是等到真正失去后才知其价值。
VIP小文子
(中文版)
>汤姆索亚读后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