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的又一首赞歌
作者:暂无
来源:《绿中国(B版)》 2011年第10期
    □文/北京林业大学 刘倩倩
    土地是农民的生命,山林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平原面积广大,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7%,平原林业在全省林业发展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平原林改的过程中,我省因地制宜,细化工作内容,合理解决农林矛盾,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土地,采取不同的改革办法,并将林改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探索平原林改的多种模式,取得了农民得利、社会得绿,资源增长、林茂粮丰的良好效果。河南的林改探索,在艰辛践行中创建现代林业,让山林青春焕发,强力拉动了中原大地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2007年11月,我省林改工作全面启动,到今年,我省的林改已经进行了近四年。今年,我省全面打响集体林改“收尾战”,省林业厅将抽调林改、林业勘察、纪检监察等有关人员,分成10组,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全省153个有林改任务的县(市、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进行检查
验收。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村民满意率调查将以村为单位,随机抽取20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村民是否了解国家的林改政策、村的林改方案是否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民对林地边界是否清楚、县政府是否给发放林权证以及村民对林改工作的综合评价等内容。
    三门峡市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规范流转,放活经营,林区初步显现出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林改开展以来,“林改”推进了三门峡的生态建设。广大林农造林护林热情高涨,造林专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造林面积逐步扩大,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截至目前,三门峡市造林153.31万亩,成活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森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林改”还加快了三门峡的林业产业发展。各地大力调整林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林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三门峡市已建立以刺槐、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55.74万亩;以核桃、大枣、花椒为主的特林果基地22万亩;建立示范基地122个,总面积7.77万亩。此外,“林改”带动了三门峡的生态旅游发展。目前,三门峡市开通了陕县菜园—宫前—店子生态观光旅游线路,建成了豫西大峡谷、玉皇山、双龙湾、九龙洞、燕子山、娘娘山、亚武山、甘山等旅游景点,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三门峡市林地、林木向经营大户、高效示范户和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有序流转,激发了林农造林护林和开发创收的积极性、创造性。林农开展林下养殖、林下种草、林下种药等多种经营。据统计,三门峡市林农利用林地创业的人数已达30万人。
    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林改后却发生了那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青春赞歌
    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的花都洛阳,1市8县6区共有集体林1045万亩。张玉琪局长带领务林人全面林改,现已完成900多万亩,占总面积的86%,成为河南林改的先锋。林改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嵩县吕岭村7个村民组的268户人家,在林改后的3388亩山林中,栽种沙兰杨、翠柏等经济树种和风景树种,大量栽植了李、杏、核桃等致富的果木。林改使农民工王义从城市返回山林,发展优质核桃230亩。
    “以前我们是砍树卖木头,而现在我们是种树卖森林的生态,发展绿经济。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林农生产观念的变化。靠山吃山,林改前,林农靠的是卖树来维持生计。现在,林农的生活来源依旧是门前的青山,但上山时大家手里的柴刀换成了锄头,积极维护起林木来。我们要让总理看过的山更绿,真正成为我们的‘绿银行’”。
    仅仅是一个小村子,先后便有100多户农民自发上山造林,造林数量超过前20年的总和。富裕起来的山村更是吸引了许多回乡创业的人们。村民徐某在外打工10多年,去年他原本想用打工赚来的钱在家乡盖新房,但是看到村中的山林大部分通了林区公路,林业经济红红火火,于是徐某把钱拿来买了农用车专门跑起了运输。像他一样在外面打工的人今年有近30人回到乡村发起了山林财。
    责任与使命同行,奉献与情感升华。在崛起的中原——河南,山苍翠,绿野葱茏。这片生机,这片神奇,这片由此衍生秀峰灵林的山峦,倾注着河南省林业局和所有务林人的心血、责任与情感。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改”确实让林农得到了实惠。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