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庸》⼗六条经典名句有哪些呢,然后我们⼀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01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出处】《中庸·前⾔》
【释义】“中”就是天下正确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变的法则。
【赏析】这是朱熹为《中庸》⼀书所写的《前⾔》中引程颐的话。“中”,就是中正、中和之意,意为不偏不倚,⽆过⽆不及。“庸”,意为不改变。朱熹认为,“中”,便是天下最正确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变的法则。“中庸”,在儒家看来是⼀个最完美的概念,既是最完美的治国理念,也是的道德要求。孔⼦曾感叹地说:“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这是指道德上的要求。他并断⾔只有君⼦才能做到中庸,⽽⼩⼈是反中庸的;⼈⼀旦反中庸,便⽆所忌惮,敢于做出逆情悖理之事。
0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上天所赋予⼈的⽓质,就叫做⼈的本性;⼈能依照这本性去做事,就叫做天地间的正道;(在上位的⼈)能修养好这天地间的正道,(推⽽⼴之,让别⼈仿效学习)就叫做教化。
【赏析】这⾥将“天命”、“性”、“道”、“教”⼏个极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作出论断,⽽⼜⾮常简明扼要。这⾥阐明的
是,“教”源于“道”,“道”源于“性”,“性”源于“天”,⽽“天”⼜存于⼼,这就是中国哲学“天⼈合⼀”的理论依据。这⾥的“天”是指⼤⾃然。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如能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中与和,那么天地间的位置、万事万物的位置,就会安排得恰当,世上万物就会(阴阳和谐,顺利地)⽣长发育了。
【赏析】“中”、“和”,这是儒家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所谓“中”,孔颖达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说⼈的*,即喜怒哀乐,是因事⽽发,⽽未发之时,淡然虚静,⽆所虑,且合于理。这个时候是⼈性的初始阶段,是⼈性的本来状态。所谓“和”,孔颖达⼜云“发⽽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说⼈的*,即喜怒哀乐,虽发,⽽能和合道理,这种和合的道理便可通达于天下。“中”、“和”,是⼈性处于状态时的境界。执政者的责任,便是使⾃⼰达到“中和”这种境界,制定出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针政策,使天下事顺理成章,健康发展。
04君⼦中庸,⼩⼈反中庸。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君⼦能做到中庸,能顺常理处事⽽不偏不倚、⽆过⽆不及;⼩⼈的⾏为却是违反中庸之道的。
【赏析】这是孔⼦的话。意思是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做事能谨守中庸之道,⼼理和⾏为都符合常道,容貌温和,喜怒不过节,有分⼨。“君⼦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不悔”。⼩⼈由于缺乏道德修养和知识,不能守中庸之道,其⼼理和⾏为往往违反常规,缺乏分⼨,⽆所忌惮,粗野狂暴,故敢于做出逆情违理之事。
05⾔顾⾏,⾏顾⾔。
【出处】《中庸·第⼗三章》
【释义】语⾔要顾及到⾏为,⾏为要顾及到语⾔。
【赏析】这是孔⼦勉励⼈要⾔⾏⼀致,⾔⾏相符的话。说话要有分⼨,要考虑到所说的话与实际的⾏动⼀致,不要夸夸其谈,⾔过其实,这叫说⼤话,说假话,吹⽜⽪。⾏动也要考虑到所说的话,所许的
愿,所作的,使⾏动与所说的话保持⼀致,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超过所说的话,所许的愿,所作的。反之,如果成为“⾔语的巨⼈,⾏动的矮⼦”,则会被⼈耻笑的。
06君⼦素其位⽽⾏。
【出处】《中庸·第⼗四章》
【释义】君⼦按照⾃⼰当时所处的地位⾏事。
【赏析】这是⼦思的话。“君⼦素其位⽽⾏”,亦“思不出其位”之意。意为当处于富贵之时,就做富贵时应做之事,不骄不*;当处于贫贱之时,就做贫贱时应做之事,不谄媚,不畏怯;当处于患难之时,就做患难时应做的事,临危不苟,坚守正道。
07,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出处】《中庸·第⼗七章》
【释义】有崇⾼品德的⼈,必然能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应有的财富,应有的名望,应有的长寿。
【赏析】这是孔⼦的话。他在赞颂了舜的品德后得出这个结论。史书载舜是⼤孝之⼈,贵为天⼦,活
了98岁!故古⼈云:“仁者寿。”孟⼦也有类似的⾔论,例如他说:“修天爵,⽽⼈爵从之。”均为勉励⼈诚⼼向善之意。“有德者必有位”,是在虞舜上古时期⽒族宗法社会推⾏政教合⼀的制度下产⽣的,后世则不⼀定,但“德”仍为后世以⾄现代社会所重视。
08夫孝者,善继⼈之志,善述⼈之事者也。
【出处】《中庸·第⼗九章》
【释义】孝,就是能很好地继承前⼈的遗志,很好地完成前⼈未竟之业。
【赏析】这是孔⼦的话。他指出孝就是善继前⼈之志,善竟前⼈未竟之业,能继往开来之意。这⾥阐述的孝的含义,已不仅仅是⼀般⽣活中的赡养和态度,⽽是从⼈⽣更⾼的层⾯上来⽴论。孔⼦认为周武王和周公旦就是这⼀类⼈物。周武王嗣为西伯,商纣⽆道,武王率诸侯东征,败纣于牧野,武王乃有天下,⽽其⽗为⽂王。周公旦,武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平定管蔡及商末遗民之乱,制定礼乐,周朝政制因以⼤备,为后世所称道。周武王和周公旦均为周⽂王之⼦,均能继承其⽗之志,完成伟⼤的事业,这就是⼤孝。
09其⼈存,则其政举;其⼈亡,则其政息。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如果制定某⼀政令的⼈或与他思想观点⼀致的继任⼈在位的话,这项政令就能得到贯彻施⾏;如果制定这⼀政令的⼈或与他思想观点⼀致的继任⼈不在位了,那么这项政令就得不到贯彻施⾏。
【赏析】这是孔⼦答鲁哀公问政的话。“⼈存政举,⼈亡政息”,这是中国政坛上数千年来不断出现的⼀个通病。解决这⼀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应当摒弃⼈治,⽽施⾏法治。要施⾏法治,必然要有⼀部⼈⼈都能禀遵,⽽不是某个⼈可以随意践踏的宪法和切实可⾏的制度来加以保证。
10仁者,⼈也。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仁爱的意思,就是爱⼈民。
【赏析】这是孔⼦答鲁哀公问政的话。孔⼦学说的外在形式为中庸,⽽其核⼼为仁。孔⼦对仁的阐述,随时⽽异,因⼈不同。释迦说慈悲,耶稣说博爱,孔⼦说仁爱,这三⼤哲⼈所处的时代、国情、地位都有很⼤的差异,但其学说则似乎如出⼀辙,这⼤概就是所谓的智者所见略同吧。
11好学近乎知,⼒⾏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爱好学习,接近于智;努⼒⾏善,接近于仁;知道什么是羞耻,接近于勇。懂得这三件事,就懂得了怎样去修养品德。
【赏析】这是孔⼦答鲁哀公问政的话。智、仁、勇,孔⼦认为是“天下之达德也”,即天下公认的公共美德。因为“⼈所常⾏,在⾝为德”,故智、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为什么?因为⽆智,便不能了解事物的道理;⽆仁,便不能把事情办好;⽆勇,便不能果断⾏事,所以智、仁、勇三德是⼈所必备的品格。这三者也是修⾝的基础。
12为政在⼈,取⼈以⾝,修⾝以道,修道以仁。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要⾏善政,必须得贤⾂;要得到贤⾂,必须先正其⾃⾝,则贤⼈⾄也;要修正其⾃⾝,必须先提升道德品质;要提升道德品质,必须以仁义为先。
【赏析】这是孔⼦回答鲁哀公问政的话。孔⼦认为为政须得贤⼈,得贤⼈须先正⾝,正⾝须先提升道德,提升道德⼜以仁义为先。他⽤这种层层推进的分析⽅式,向鲁哀公阐明修⾝之道,当以仁义为第⼀要务,仁义是修⾝的核⼼内容。“⼈以分,物以类聚”,执政者本⼈如果是⼀个德才兼备的好领导,围绕在他周围的,⼤多数⾃然会是贤⼈和社会精英;如果是⼀个贪婪昏庸的败类,麇集在他⾝旁的会是溜须拍马,⽆耻钻营的宵⼩之徒。因此,执政者⾃⾝修养的好坏,是能否得到贤⼈的关键。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博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是⾮,切实地实⾏。
名句赏析 【赏析】这是孔⼦答鲁哀公问政中的⼀段话。其中,学、问、思、辨、⾏五者,做学问必不可少,五者缺⼀,便不是真正做学问。⽽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必笃,这⼜是五者中需⼗分注意之处。⽽学习、问询、思考、辨析这四者是为了求真知,择善⽽求知,是学⽽知也。⽽笃⾏,是为了将所求之真知付之于⾏,是实践其知。儒家的学说,主张经世致⽤,故不学不为则已,学之为之则必须强调成功。
14⼈⼀能之,⼰百之;⼈⼗能之,⼰千之。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别⼈只⽤⼀分⼒⽓做到的,我就⽤百分⼒⽓去做;别⼈⽤⼗分⼒⽓做到的,我就⽤千分⼒⽓去做。
【赏析】这是孔⼦答鲁哀公问政的话。孔⼦在这⾥说明,在做学问上,只要肯勤奋学习,特别是肯花
⼤⼒⽓,坚持不懈,就能改变⼈的⽓质。即使是愚笨的⼈,也能变得明⽩事理、聪明起来;即使是柔弱的⼈,也会变得坚强起来。
15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能够帮助天、地发挥其对该事物⽣长变化的作⽤,就可能跻⾝于天、地之间,配合成“三才”,⽽化⽣万物。
【赏析】古⼈认为,宇宙间只有天、地、⼈有化⽣万物之才能,天、地、⼈三才之中,主体是天、地,⽽“⼈”在其中是
起“赞”,即赞襄、帮助之促进作⽤,因此可以与天、地配合⽽成“三才”。⼈之所以有此赞襄之才,是因天地之间,万物⽣,只有⼈为万物之灵,能掌握并帮助万物的⽣长变化,使万物⽣⽣不息。其他物种则⽆此才能,只有⼈能与天、地配合为“参”,故称之为“三才”。这是对⼈的能动作⽤的充分肯定。
16愚⽽好⾃⽤,贱⽽好⾃专;⽣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知者也。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本性愚蠢的⼈总喜欢⾃作聪明,原本地位低下的⼈却喜欢独断专⾏;⽣长在当今的时代却想恢复古代的法规,像这样的⼈,灾祸会降临到他⾝上的。
【赏析】这是孔⼦的话。他批评两种⼈不能量事制宜,必及灾祸。⼀是“愚⽽好⾃⽤”的⼈,⼀是“贱⽽好⾃专”的⼈,他们沾沾⾃喜于⼀得之功、⼀孔之见,不能审时度势,却⼜反对变⾰,主张复古,⽽不能与时俱进、量事制宜。像这样的⼈,不识时务、不知进退,灾祸必然会降到他⾝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