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近邻——月球》创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引领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认识月球的基本概况,旨在让学生了解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变化,了解月球的运动模式。最后拓展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和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拓展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一篇月球之旅小短文。
学情分析
月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充满着神奇和幻想,学生非常想了解有关月球的秘密,月相虽然是学生每天都看到的现象,但是大部分学生不能描述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六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感兴趣,我们的科学教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习目标
1.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
2.能通过查阅资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
3.能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4.能设法用模拟实验研究月相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运动模式。
难点: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评价任务
1.阅读资料,了解关于月球表面的信息。
2.通过月相的变化,认识月球的运动模式。
3.通过做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一个直径5厘米-10厘米的白塑料球,黑墨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研究对象
1.观看录像。(播放一段美丽月的录像)
2.谈话:在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
3.提问:关于月球,你有哪些疑问呢?
二、查阅有关月球的资料
1.谈话:看来大家对于研究月球还是很感兴趣的。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对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飞向月球,去真正了解月球。但是由
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人类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来表达对月球的向往。你知道哪些故事呢?
2.学生介绍。
3.谈话:月球上真的有高耸的广寒宫、美丽的嫦娥、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4.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5.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6.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
二、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
1.从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状经常发生变化,有时像一块圆饼,有时又像一把镰刀。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进行长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制定观察计划
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②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
时间
月球明亮部分形状
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
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
……
日期
时间
月相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记录的小组
初一
初二
……
三十
初一
月球之旅
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
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
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
3.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
一、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根据观察结果,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不同日期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没有变化?
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二、总结农历一个月内月球运动的规律
1.展示一个月内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的照片。
2.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
①照片中的月球各是在农历的哪一天拍摄到的?
②一个月里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③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④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⑤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3.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月球运动规律。(对于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4.阅读书上介绍的资料,了解月相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
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5.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三、模拟月相的变化
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按照教材步骤进行模拟实验。
2.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
3.各组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
①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时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
③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
④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
4.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四、做个小小宇航员
1.到月球上旅行,首先要解决的是衣食住行问题,怎样解决月球上的衣食住行主要依靠前面所学的关于月球方面的知识。要考虑月球上的水、空气、食物、温度等,还要考虑月球上的失重等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示:到月球上旅行还需要制定一个旅行计划,要充分考虑到月球上需要观察的事物、想研究的问题和需要带的工具等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开展旅行活动。
教学反思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的学习心态,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点及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有关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作为。课上,我和学生请同学来演示一下,这是模拟实验,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用到的办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吗?这么一引导,学生顿时来劲了,纷纷在小组内交流起来,通过角扮演游戏,边演边讲解自己的理解,和我想给他们看的演示基本一致,学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阳光,而且它还不透明,月球围绕地球转,转的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积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所以说对天体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学家的任务,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完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
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天文问题,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