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经验融入式”教学策略
作者:余爱娟
来源:《中国德育》2021年第21期
        “经验融入式”教学策略对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唤醒经验中进行自主建构,在课堂丰富的活动中自主习得,又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习惯。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儿童的生活,挖掘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认真发现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通过生动形象的感知活动,帮助其建立道德认知,促进其自主学习。
        一、一表为载,启动生活经验生活中的小镜头
        一表即为“课前调查表”,旨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事先搜集、调查访问、实地观察与课程主题有关的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带着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的课上活动做好准备。这样做好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1.“摸”准体经验,填补经验“空白”
        同龄学生处在同一发展阶段,有诸多具有普遍性的经验,教师可以将这些经验作为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经验“空白”进行相应的补充。
        在执教《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交通情况我来看”的课前调查表(见表1),让学生做小观察员,观察生活中的交通情况,记录发现的不文明现象。
        通过此课前调查,可以把握学生对交通“不文明现象”的了解情况,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未提及的内容(也就是匮乏的经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补充,助力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2.广纳个体经验,助力多样体验
        要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儿童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在生活中的个体经验存在差异。只有广纳儿童的个体经验,才能让《道德与法治》所引领的价值观在每个儿童心中生长。
        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回忆、交流我和老师之间难忘的故事,感受老师对我们的爱;结合自身体验,体会老师不同做法的用心,学会更好地与老师相处。由于每名学生跟老师之间都有不同的故事,所以,笔者设计了“我的回忆”调查表(见表2)。
        在课前先摸清学生不同的个体经验,助力他们在回忆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才能在课堂活动中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二、三式为导,引发自主建构
        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最初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前提,也是学习新事物的起点。唤醒生活经验,才能引发自主建构。
        1.“聊天式”活动,唤醒沉睡经验
        沉睡的经验是学习活动首先要唤醒的对象。教师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在回忆中不断唤醒沉睡的经验,使得沉睡的经验处在意识之内,从而使其成为学习活动加工、整理的对象。
        在执教五年级上册“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谈经验,集体事情要协商”这一环节来引入,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究竟该谁说了算”。学生和家人以及朋友的相处过程中听谁的比较多,往往已形成相对固定、习以为常的模式,所以这个话题在学生的脑海里是沉睡着的,属于沉睡经验。当教师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后,学生思考生活琐事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唤醒的过程,将处在意识之外的经验唤醒,为后面的激活想法、习得本课的“协商”理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问题式”引领,加工意识内经验
        沉睡经验被唤醒后,这些就转为意识内经验,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以问题为引领,将意识内的经验充分地利用、加工、丰富,最后上升到德育层面。
        仍以“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为例,当学生在回忆“家中哪些事情听你的?哪些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商量?”这两个问题时,学生带着满满的自信、大声地回答出“哪些事情听我的”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把“我自己的事情听我的”这样的深层原因到了。在回答“哪些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的时候,也是在回忆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对表层问题进行了加工,丰富了内在的深层次原因: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的,要大家一起商量。此时的意识内经验已经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被加工、丰富和提升了。
        3.“链接式”切入,转化间接经验
        由于学生接触面的局限性,生活经验比较有限,有些教育主题并不适合直接从学生经验出发,那么,就要以与学生无关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但即便如此,活动也要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发生“链接”,将他人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这一课中,由于受自身经历所限,学生尚未形成遇到问题用法律解决的观念,所以笔者通过“法律故事会”活动,介紹了主人公徐某因母亲卧病在床,父亲让其退学进城打工的案例。以受教育权为例,培养学生用法律维护权利的观念。同时此活动并不是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经验,主人公也是学生身份,学生在听、看故事的过程中
很容易与自己已有的经验发生“链接”,将主人公和自己进行对比,从而将他人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受教育”这个权利。
        三、多元为梯,引领道德学习
        道德学习需要相应的引导、辅助、支持。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注重积极营造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给予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道德学习。
        1.分析“在场”案例,深化道德认知
        从“学生在场”出发的教学中,由于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师生都有话可说,对话的展开就有了起点和基础。为了让学生能基于自身经验产生共鸣,可以精选来自学生的事实案例,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的道德反思。
        比如,在上“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这一课时,笔者从班级生活入手,将班级生活中的反面案例,即班级生活中存在的“有失公平”的小故事以镜头的方式呈现,以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公平公正”的民主意识。
        【 “班级小镜头”教学案例】
        小A:记得有一次运动会我们要举行入场式比赛,可老师只询问了一部分同学的意见,我很想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但就是没有机会。慢慢地,有些同学也和我一样,不愿参与班级活动了。
        小B:在评选“班级先进学生”的时候,老师让班干部组织投票。但是班干部只了一些同学来投票,我们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有投票这回事。
        分析:
        (1)这些同学碰到什么问题了?(想法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参与的机会……)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是怎样的心情?(失落、沮丧……)
        (3)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班级事务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民主?
        通过精选学生“在场”的故事案例,理解镜头中的故事内容,再链接、激活自身经验,并结合经验分析镜头故事,从而理解班级活动中的公平公正,深化了道德认知。
        2.思辨矛盾冲突,强化价值认同
        道德教育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德育目标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矛盾,放任矛盾的存在,一味地灌輸德育规范,就会导致学生道德学习的知行分离。
        以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为例。笔者让学生思考:“好不容易盼来了下课十分钟,为什么我还不能开心玩、放声笑呢?”引导学生先站在自己的角度感受下课十分钟的宝贵,再站在别人(同学、老师)的角度感受:“别人大吵大闹的时候,你能不能充分享受到休息的乐趣?为什么?”在思辨中去探究这一主题的价值。学生在思辨这样的矛盾冲突时,会结合自身的经验体会,明白大声喧哗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公共场所中不能只关注“我”的存在,还应考虑到周围的同伴,从而促进学生对“小点儿声”这一做法的深切领悟,实现认知与行动的一致性。
        3.探寻可视化路径,激发主体自觉性
        正确的价值观并不能立刻促使学生付诸实践,如何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成功感,更好地激发主体自觉性,需要教师探寻出可视化的操作路径指引学生。
        仍然以“我们小点儿声”为例,学生虽然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大声,什么时候该小声,可是,有些学生却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或者没有好的办法来做到这一点。笔者提问:“如何做一个‘调音师’来控制自己的音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针对“早晨收作业太大声”这一问题,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