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庐山面目读后感
《庐山面目》是作者的游记散文《庐山游记》的一部分。作者沿着上山、下山、回九江和到家的顺序,一路写来,写景状物、叙事记人,从容不迫,随意自然,又极富于情趣,表现了作者平和、闲逸的情致和对人世的乐观态度。作者巧妙地引用古代诗文中的意境起始,抓住庐山景物的多雾特征,气韵生动地描写了庐山的神秘魅力;在庐山的众多胜迹里,他选取了天桥和含鄱口两处,描写时又自然地变换方式:天桥探景,以“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的疑问作结;游含鄱口则转而写一个放达风趣的湖州客,写他的蒲扇,写与他的九江重遇,尤其是对“湖州白”的那段议论,化俗为雅,情趣盎然。文章随后记述一行的饭食,却并未妨碍整篇游记的乐观风趣的基调,最后以“庐山上的啤酒真好”作结,既交待了科学趣味常识,又引发读者绵长的回味。本文情感率真,语言相互又在朴实平淡中写出了耐人寻味的意蕴,颇具匠心。
丰子恺散文在丰子恺《庐山面目》中,庐山的云是灵动的,或聚或散,或是冉冉而来钻进住所,或是茫茫一片掩映各处景致。方纪《桂林山水》对于山的描述要清晰、可爱得多,或许是因为水的缘故。漓江如青丝罗带随风飘动,周围的山峰在阳光和雾霭中或碧绿或翠蓝或银灰,“浓淡有致,层次分明”,“像是美人头上的装饰,清秀淡雅”。如果是清晨,由于阳光的折射,桂林的山“近处的蓝得透明;远一
点的灰得发黑;再过去,便挨次地由深灰、浅灰,而至于只剩下一抹淡淡的青的影子。”访庐山,即是看云出云没;在桂林,却是看水。庐山深处,云锁六朝僧;桂林的山,是水做的,在漓江的心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