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师随笔
读书笔记教师随笔篇1
  时下,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家长、教师、学者、专家都在积极地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走向主体性德育)中写得好:“学生和成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人看,才能避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弊端产生。”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主人地位没有怎么体现出来,主体参与机会太少了。在社会上,所有有关孩子的事项,我们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在学校里,重要的学习、娱乐活动主要是由校方决定,学生将服从学校的安排。在家庭中,父母往往爱给孩子作决定。在父母看来,孩子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成年人往往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孩子订了若干个品德培养的目标。当然这些做法无疑是为了孩子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现代人。但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您的目标和要求孩子们了解吗?理解吗?同意吗?制定这些德育目标时,孩子们参与了吗?
  如果缺乏未成年人的参与,德育很有可能会走进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误区。有些未成年人长期在父母、老师的“安排”下丧失了参与的能力,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种心态下,德育自然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真正进入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我们抓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树立参与观念,要以他们为本。
 
读书笔记教师随笔篇2
  教师师德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
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学高为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涉猎时,一定要像海绵一样,把水份吸收进去。如果知识不进出于脑海,就不可能得到风霜雨雪的洗礼。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获取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身正为范”在这里应理解为:为教之本在于“立德修身”。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以“德”为重。教师只有以德为先,以身作则,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着教育的成败,而且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专业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来说更为重要。高尚的师德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只有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业务功底,才能担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总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这本书教会我们怎样做一名好老师。只有我们每位教师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使整个社会沿着道德轨道前行。我愿意用我的热情、我的执着去点亮学生心中的火把,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人民教师!
  教师师德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enough读书笔记教师随笔篇3
  《教育的艺术》读书笔记
  《教育的艺术》是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在60多年教育生涯中积累起来的宝贵教育经验的结晶。其内容既包括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又紧密联系我国教育实践,特别是农村教育实践,总结了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理论,是我们研究教育史,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本好书。
  读书笔记主要内容:
  1.教育的目的在于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受到适当的教育,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
  3.教育的正确方向和合理的教育体制问题。徐老强调,学校必须全部开设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同时要根据各科教学内容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防止脱离教学,另搞一套的偏向。课程设置要少而精,课程门类要少,每门课程的内容也要少。用这种“少而精”的课程结构来“多而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体魄,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徐老指出,小学阶段要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为中心,结合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儿童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中学阶段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同时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大学阶段要进行专业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独立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5.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徐老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近代以后成为一条历史
教师读书心得规律。指出我国各级学校不能局限在学校里搞教学,工厂、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来训练自己的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合理性的重要方面。从学校的角度看,必须建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体制。从个人角度看,应当有组织地使受教育者在可能的条件下得到参加劳动的机会。
  6.教育要适应学生特点,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矛盾。徐老认为,儿童及少年在认识上仍属于感性阶段,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处于半自觉状态。他们喜欢听具体事实、故事和情节。因此在教学上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他们的有利因素,引导他们好好学习。
工夫的近义词  7.教育要讲究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徐老认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符合教学规律。
  8.教育要防止“左”的偏向。徐老认为“左”的思想是妨碍教育的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指出克服“左”的思想的方法是既防止“左”,又反对急躁冒进。
  读书体会:
  《教育的艺术》一书是特立先生教学经验的总结,是面向农村教育的经验总结,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精华,所以它内容通俗易懂,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学参考书。读此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艺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的方法。
 
计算机二级试题
读书笔记教师随笔篇4
猪脑汤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