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英雄的名言警句
1. 描写英雄壮烈牺牲的千古名句
1、男儿宁当格斗死。
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本句大意是:男子汉大丈夫宁可与敌人搏斗而死。《饮马长城窟行》主要描写封建统治者修筑长城给人民造成的妻离子散的痛苦,此名句是“太原卒”愤然回答“长城吏”的话,它与下文“何能怫郁筑长城”一句既写出了男子汉甘于献身疆场,战斗而死的豪迈气质,又写出丁“太原卒”对无休止的徭投的痛恨之情。此名句后来在引用中卫有了新的含义,常表示男子汉为国捐躯的豪情.历代为之传诵。
东汉末年文学家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
2、男儿到死心如铁。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这两句大意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甘洒热血;生死之际,视断头如回家一样坦然。此名句通过质朴的语言,恢宏的气魄直抒胸臆,表现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捐”、“赴”二字写出国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勇敢精神,“视”、“归”一句显出为国而死的骄傲神情,意气雄壮慷慨,昂扬奋发。尤其后句,在承传中演化为“视死如归”的成语.成为表现壮士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习惯用语。
三国文学家 曹植 《白马篇》
4、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唐·杜甫《东楼》。这两句大意是:只见新战死的士兵尸骨又增漆了许多,从未见到那些战死的士兵鬼魂能返回故乡。此二句写得十分悲惨。多年的征战,使得无数将士献身沙场,横尸荒野.何曾见到他们魂返故园?而今战场又添新战骨,更叫人感到凄凉冷落。
唐代诗人 杜甫 《东楼》
2. 有关赞扬烈士英勇牺牲的名言或诗句
名言:1、意志坚如铁,度量大如海.(朱德)2、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3、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煳涂.(叶剑英)4、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却不能动摇我的信仰.--方志敏诗句:(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3)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4)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 牺牲自己只为别人的名言警句
赞美英雄的诗句和名言一、在一定情况下,甚至生命的牺牲,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布散,这种生命变得充沛热烈。以致宁愿追随崇高的冲动而不愿只在奴颜婢膝中虚度年华。有些时刻,我们能够同时说:“我生活着,我已生活过了。”
出自:〔法国〕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
二、甚至生命在牺牲自己的时候,生命又到自己。甚至在死亡的时刻,它也意识到自己的丰足,它会在别的地方重现,会以其他形式成为不能消失的,因为世界上的东西,一件也不会消失的。
出自:〔法国〕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
三、一个人的牺牲,并非替人做苦工,而是为你自己。如果你在献身的时候不觉得快活,还是去你的罢!你不配生活。
出自:〔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介绍: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四、壮士为事业而捐躯,不为空名而丧生。
出自:〔法国〕奥马拉:《流放中的拿破仑》
五、每一种真正的牺牲同时也是自我保存,即保存理想的自我。
出自:〔德国〕包尔生:《伦理学体系》
介绍:包尔生(,1846-1908,亦译为保尔逊,泡尔生等),德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到的哲学教授。1878年起任柏林大学教授直至去世,思想上属康德派,是当时所谓"形而上学泛心论"的代表。
4. 为了战争而牺牲名人,名言
男儿宁当格斗死。
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本句大意是:男子汉大丈夫宁可与敌人搏斗而死。《饮马长城窟行》主要描写封建统治者修筑长城给人民造成的妻离子散的痛苦,此名句是“太原卒”愤然回答“长城吏”的话,它与下文“何能怫郁筑长城”一句既写出了男子汉甘于献身疆场,战斗而死的豪迈气质,又写出丁“太原卒”对无休止的徭投的痛恨之情。此名句后来在引用中卫有了新的含义,常表示男子汉为国捐躯的豪情.历代为之传诵。
东汉末年文学家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为国捐躯名言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宋·陆游《夜读兵书》。所有:指应尽的职责。妻孥(nú奴):妻子儿女。这两句大意是:战死疆场是士大夫应尽的职贵,耻于再守在妻子儿女的身边。陆游生当南宋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秋,毕生以抗金复国、为国捐躯为己任,常恨朝廷妥协投降,使志士“报国欲死无战场”。这两句就表现了他为国忘家,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这种英雄气概。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夜读兵书》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明末清初·顾炎武《秋山》。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被吴王夫差打败。他为了复围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了吴国。致死:效命,为国捐躯。这两句大意是:越王匈践栖居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博得人民信任,越国百姓情愿敢死,为国捐躯。这两句可用来说明:在国家沦亡,国难当头的时候,只要领导人有抗敌复目的丧心,人民就会响应跟从,誓为国殇。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秋山》
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清代学者 钱采 《说岳全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美国和他的盟国的人民挑起的,他们并不是愚蠢的战争狂。那些在战争中报效国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浴血沙场是为了免遭敌人的蹂躏。为了这个目的,无数英雄豪杰为国捐躯,他们在我们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关于为国捐躯的名言美国第34任总统 艾森豪威尔
5. 抗日英雄的名言和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
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
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
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
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
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
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大多是10-15岁的孩子,他们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
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演出过《乐园进行曲》、《猴儿大王》等优秀节目,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