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八音盒》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唱歌《雪绒花》
  教材分析
  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著名唱段传遍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生吉他弹唱,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结构方整,带有叫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曲调朴实感人。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教学目标】
  1、学唱《雪绒花》,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情感美”为突破口,启发、练习、实践、听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过渡听电影《音乐之声》中《哆来咪》选段。
  故事情节:《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雪绒花教案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
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
  (2)简介电影《音乐之声》背景。
  这部电影是在1965年根据同名音乐剧《音乐之声》改编而成,同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二、  讲授新课
  1、出示雪绒花图片,介绍雪绒花得名。
  雪绒花是奥地利国花,此歌逐渐流传,影响广泛。
  2、火绒草,也叫雪绒花、薄雪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浑身密布像雪一样的白绵毛而得名。提问:歌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通过赞美雪绒花,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主人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听童声合唱版本,要求第二段试用“lu”作伴唱,并在欣赏时考虑以下问题:
  1)这首歌的调号和拍号?
  C大调  3/4
  2)这个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手势怎样打?
  强
  4、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第三乐句第一小节)。
  讲解“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节奏的演唱方法。
  5、随琴演唱全曲。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指导练习怎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示要注意情绪的表达,音乐要素的变化和强弱规律。
  三、  拓展感受
  欣赏电影中《孤独的牧羊人》选段。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四、  小结
  三首歌曲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感受了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体验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欣赏了幽默风趣的《孤独的牧羊人》。
  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
  五、  结束新课---再次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六、  教学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
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本课充分营造情景:教师充满深情的故事讲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绒花》演唱片断的欣赏,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学生体验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荡涤。由此,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愿望,在赏、唱、奏、创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