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向往自由的诗句
篇一:且看李白诗之
    且看李白诗之浪漫
    张瑞华
    一壶酒,一轮月,李白的浪漫,在于自由。
    《将进酒》中,李白用长短句交错的方式,短促又有力地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世界。“人生得意须尽欢”,好一颗奔放自由的心灵;“天生我材必有用”,好一个自信自然的世界!读李白的诗,你仿佛走进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殊不知这豪放的背后是激愤的累加。李白,少成大名,备受皇宠,却遭同僚排挤,被放还虽赐金,终流浪直孤独。李白诗中也的确有不少写愁的,可这愁,寄托在烈酒上不显得凄凉,寄托在江水上不显得寡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将心中的孤寂发泄,在诗中完全释放了一个理想的个人主观世界,少几分消极,多几分通达,豪情逸兴,何不浪漫?
    李白的诗或许不能抚慰受伤的心,却能震撼无数的心。一种想要征服却无法征服的崇高美,一份雄浑张扬的情。李白的浪漫,在于化孤独为自由。
    且看李白诗之自由精神
    阎旭
    喜欢李白,在于欣赏他个性中的洒脱,爱他那种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倔强的真性情。时而激昂,时而柔婉,时而狂傲,这是他的自由。
    李白的自由喻之于酒。世人皆知李白好酒如狂,杜甫在诗中即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醉而生陶然之意,这意味便自然催生了他的诗情诗性,卓越文采碰撞上杯中之物造就了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 ”。可以毫不避讳地说,李白的自由潇洒是诗酒同筑的,仿佛处在酒酣中的李白才是他自己,这
    似醉非醉中,方是自由的狂喜。
    李白的自由寄情山水。“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再恰当不过的写照。仕途坎坷时,他寄情于山水,毫无保留地抒豪迈之情,在名山名水中到自己的精神隐居。这是他的心灵梦境,这是他本性里的自由,奇险的山水与他叛逆不羁的性格达到了完美的契合,终落“自由”二字。
    我说李白的自由来源于他身上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他大胆的创作手法又让“自由”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特,这便是李白。
    且看李白诗之自我
    张思敬
    李白的诗中,把自己豪迈的气概抒发的淋漓尽致。他很少会对客观事物进行详细的刻画和叙述,他看到的一切都被贴上了浓烈的主观彩。读者通过他的诗看向世界的时候,就已经被李白独有的目光渲染,让事物本身的特点被他纵横驰骋的气势覆盖,就如“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突出的是一种不羁放纵,这也许就是他那种凌驾于人之上的傲气。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也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那种喷发式的自傲,甚至狂妄,是他浓烈自我意识的体现。这种气势夺人眼球的诗句,正是他逍遥自在,不受约束的情感释放,把他自己推到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
    且看李白诗之自我
    李梦桐
    一首情歌,每个人听能引发不同的共鸣。李白就像一首情歌,不同的人从他身上,都能到自己欣赏的地方。
    有人说李白豪放,我说那是一种自我。《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的雄伟描写的淋漓尽致, 让人身临其境。他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在脑中放大化、理想化,不受任何约束地将其夸大。他描写的其实并非是他看到的,而是他心中的庐山瀑布。
    有人说李白自由,我说那也是一种自我。《行路难》中,“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运用了大胆的想象诠释了他对生活枷锁的挣脱,他用一种不羁的态度仰视着世界,让人无法分清他是醉是醒,当你迷惑不解之时,他又以“大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句证明了他的“众人皆醉我独醒”。
    有人说李白洒脱,我说那还是一种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对身外之
物毫不在乎,他从自己的心情出发寄情于物,于是看到的世界全是自己的。
    自我而不自私,是我眼中如一首情歌的李白。
    且说李白诗之清新雅逸
    霍奕然
    都说蜀道难,却不见峨眉山中月温柔;只道举杯销不尽的愁绪,然不闻窅然桃花水的清逸。我们只记得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呐喊,有谁可曾注意太白凝视一朵出水芙蓉的清俊笑容?
    同样是蜀道,同样是谪仙人般纤尘不染的李白,你且读那《峨眉山月歌》,二十八字在舌尖上轻轻吟哦,没有雄浑少去凶险,独留清清朗朗月光满怀。自然天成风致中一袭白衣胜雪举头望月,书卷气中遮不住的清雅仙风使他奕奕生采赛月华。我以为,李白本不属人间的,他在山中水中月影中,豪放激荡是受挫所致,清新雅逸才是其性情。同样是水,在世俗的黑暗前他抽刀断
    之,而在幽谷中他却微微地笑:喏,那桃花源头不及吾家,潺潺流水尚乃自然。拥着逸致,李白的诗中便处处体现闲雅;去了刻意琢磨,他的字里行间更透清新。
    且说李白的诗像芙蓉,自由地浮出清水,一切尽在自然中。
    且看李白诗之执着
    刘逸宇
    李白的诗就算写“难”,也能令人充满向往。我想之所以他能写出这样的篇章,是因为他心中就有一份向往,一份执着。
    李白是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他渴望建功立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但他一生都是“托心自有处,但怪旁人愚。”他是痛苦的,在煎熬中借酒之力,“与尔同销万古愁”。
    但当他迷茫的时候,他真的彻底沉沦了吗?没有。他执著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梦想并未实现但亦从未磨灭!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超脱于现实世界的李白,将自己所有的梦想寄托于笔下的诗歌。亦诗,亦梦,李白笔下的篇章就这样万古长青。所以,他相信“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会有读懂他的人,将他那些未曾实现的伟大理想,执着地继续下去。
    思索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份份与李白一样的执着,凝聚成中华民族复兴的灵魂。
    篇二:古诗中的李白
    古诗中的李白
    20xx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班
    王璐  学号: 41101196
    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极其繁荣的时代,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在唐代都凸显了它的作用。盛唐尤其,在唐代那个那个大发展的背景下,诗歌又极具影响,在众多盛唐的诗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李白的诗歌。那个年代里,李白像一股狂飙,一阵雷霆,带着惊天动地的声威,带着一种威慑的力量走来,他以他的自由洒脱,以他的飘逸欲仙,以他的放荡不羁,以他的款款豪情,征服了同代的读者,也征服现代世人。杜甫曾经称赞说:“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足以见“诗仙”的成就。有人说,李白的诗,其气奇,其气盛,其气壮,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的诗,有气象,有气势。
    礼拜的诗,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受盛唐时期文化相互交流的影响,他尊于传统又勇于创新。“狂风吹我心,直挂咸阳树”,“雁引愁心去,山街好月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想像自己的心可以离开身体飞向远方,或随狂风,或随大雁,或随明月。
    李白的诗中,还有他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他将自己比作大鹏,不受拘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直上九万里。”,“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这就是他,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热爱自由,追求自由,他在大鹏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向往仙境,想在那仙境中求得自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何时腾风云,搏击由所能。”,在黑暗的现实中,他不到出路,森严的礼法和庸俗的社会风气让他窒息,他渴望打破黑暗的牢笼,梦想着山野,云天和没有止境的大路,他愿腾空而起,按照自己的意愿飞翔,获得个人的自由与解放。
李白写的古诗
    唐代是一个比较自由的时代,而李白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和时代的脉搏是一致的。除此之外,盛唐时期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更影响李白的诗表现了他强烈的自信心,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乐观与自信。“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行路难》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他茫然过,徘徊过,站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他也有过深沉的苦闷和忧愤,但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和打击,他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用他的乐观,他的自信帮助自己从纷乱的思绪和低沉的情绪中挣脱出来,昂起头颅,踏上新的征程,这就是他的自信,他的傲骨。
    李白也会用他的自信向世俗挑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他的恢弘士气,他的傲骨表现无疑,他要活出自己,不甘为人低头。自我认为,这样的诗极富气势。他的诗蕴寓了大气磅礴,他厌恶当时社会的污浊,黑暗与虚伪,却又无法摆脱,只好在幻想的仙境和醉乡里求解脱。“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青王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用纵酒狂歌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表示对权贵
的蔑视。他的歌,他的笑是那超凡绝俗的气概,“壮心愤,雄心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天鲸”,他又在这样的诗句里用着侠与剑表现了自我的不甘世俗,积极奋发的情怀。
    在李白众多的诗里,月的意象更为显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皎洁的月寄托了他的理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他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捎去了他对朋友的牵挂与寄托,“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明月又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如此种种,他的诗中,代表了千种万种的情感,月成了他的伙伴。
    喜欢是因为内涵,所以,喜欢李白的诗也是因为内在的灵魂,喜欢他的飘逸,喜欢他的放荡,喜欢他的执着,喜欢他的眷恋,丰富的内容与形象中,有他对山水的热爱,也有他内心的真情释放。
    为官的日子里,李白有诗,流浪漂泊的日子里,李白有诗,放浪形骸的日子里,李白有诗,潦倒不堪的日子里,李白有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李白的诗都在。但无论怎样,李白的诗中,主题永远是不变的,他的诗中,有他的欢乐,有他的寄托,有他飘逸的幻想,也有他对世俗的蔑视。极其丰富的内涵都是李白纯洁的心和正直的人,这就是李白的诗,
更是李白的人。
    篇三: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
    身世之谜
    关于李白身世之谜,不是消闲风趣的知识考证,其中隐藏着有关民族文化演进的重大秘密。
    杜甫是青铜器,李白是唐三彩。前者厚重,后者瑰丽。
    想起唐三彩就想起李白,一样的沉酣恣肆,一样的飞动豪迈,也一样的有西部的异国风情。唐三彩有大漠风沙、长河落日之美,有夜驼铃与酒与胡姬之美。唐三彩是中国与西亚的一个文化之谜,也正如李白身世之谜。李白的血液里,涌动着胡腾舞的音乐、宝蓝的幻思与琥珀般的酒,涌动着中古时代西域文化的热烈、激情、豪放及其神秘的瑰丽。史书上说,李白虽然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但是他的祖籍却是陇西成
纪,只不过他的祖先在隋时因犯罪被流徙西域,才在碎叶生了他。李白五岁时,又回到了蜀地。这样,李白终是个甘肃人,与西域没有太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