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几例佐证全球气候变暖现实的古诗词
作者:周蕊家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2
        科学印证气候变暖的最好方法是研究指示生物。乍看标题,读者或许质疑,诗词名句与全球气候变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该标题的拟定有何意义呢?难道有些诗词名句能够从某些方面佐证古今对比全球气候变暖现实的参照呢?联想到高考语文试卷中基本都有古诗词名篇名句题,基本出题模式都是补写空缺,考察考生对古诗词名篇佳句的熟练掌握程度,该种出题模式未必能充分考察到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其他知识的结合面。本文标题一改传统的考题模式,以问答形式出现,不以传统的给出一句或几句的补写空缺形式出题,不失为一道考察考生多方面知识尤其是发散思维、开阔思路的考题。题目的拟定源于偶然间的灵机一现,乃为基础性、原创性的工作。
        参考答案一: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所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胡天:指胡人居住地域的天空,胡人通常指我国古代北方及西方的匈奴、鲜卑、羌、吐蕃、突厥、契丹、女真等少数游牧民族。八月,指当时旧历(农历)中的八月,也即公历九、
十月左右。因我国是在民国才开始正式接受并使用公历的,这以前我国各种文藉中的月份都是说的农历。
        唐代胡天的八月即飞起了大雪。而如今,在内地,八月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在边地,在北方边远寒冷海拔高耸山地之上,也不可能在八月出现飘雪的现象。但在唐代的胡天,八月即飞雪,由此是否可以佐证古今对比全球气候变暖现实的存在呢?且一个字,用的非常好,不但道出了诗人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也描述出了此次飞雪并非气候异常现象造成,而是正常的飘雪。如若能全面熟记此诗,并深刻理解诗意的话,必然更能进一步从此诗窥视到古代的寒冷,知古通今,从而映衬今之温暖,佐证古今对比气候变暖的现实。全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奇异风光和壮丽景,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出来。全诗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前四句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秋季降雪突如其来的奇寒,一夜之间,大地即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诗人的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那飘飞的雪花,飘过珠帘,打湿帐内罗幕;诗人似乎此时才意识到,难怪狐皮袍子不暖,锦被也显太薄啊;将士的手,已冻的不能自由控制战弓,征战护身的铁衣,也冷的难以穿上。尽显一派难耐的奇寒。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
一样是很恰当的。读到这里,我们也似乎觉得寒气袭人,仿佛身临其境。全诗第二部分中间四句以及第三部分的最后六句中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李白写的古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句中,一个字,加上百丈来形容冰冻之厚;一个字,表明从早到晚下了一天的雪,并非偶尔气候异常的短暂飘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北方边疆的寒气袭人之境。熟读全诗,理解全诗。胡天八月即飞雪便更能恰当佐证气候变暖现实的存在。
        参考答案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据资料考证,《静夜思》一诗由李白在扬州作于公元726年旧历(农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暂且先不讨论诗句中的多种含义,按照通常理解的睡床来释义,不言而喻,一目了然地道出了当时的寒冷。睡床一般必然处于室内,而诗人意识中将透过窗户照在睡床前的月光误认为地上的寒霜,可以推敲,在诗人的第一意识中,或许之前在八面透风的破屋曾经见到过室内地上的寒霜 ,寒霜居然透过八面透风的茅草屋落在了室内,可见当时之寒冷,疑是地上霜中的一个字,用的巧妙传神,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透过窗户照射在床前的带着秋宵寒意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诗人又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轻易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
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 李白的笔下,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但字的使用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而如今呢?在旧历九月十五左右的江南扬州,本来是不该寒冷更何况见霜的。可见此句也能佐证古今对比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
        以上是将诗中的字按照睡床来理解并作为文章题目答案的,但关于古代诗词中的,有睡床、坐具、窗、井栏、井台等多种解释,限于篇幅所限,释义还请读者自查。但该诗句都能佐证标题。对字的争议,每个人都有质疑的权力,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谁都不生活在唐朝,谁也没有赶上千年前的唐都去旅游,失去亲眼目睹的机会。当年李白吟诗时,诗中所指的床到底是什么床,恐怕也只有李白自己最清楚了。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最好也不要过多地为孩子解释这个到底有几种可能,过多地解释或许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迷惑。
        此外,其他诗句诸如地白天寒,雪花大如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句虽然描述的之大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亦能或多或少地映衬到当时的寒冷,但感觉总不如上述两答案充足合理。至于窗含西岭千秋雪五月天山雪,雪花
只有寒等诗句,答案是不太合理的。西岭,指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现今,岷山积雪依然是常年不化。此外,若能结合在193410月红军长征时所作《七律·长征》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一句也能看出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故窗含西岭千秋雪作为该题之答案并不妥;五月天山雪,雪花只有寒亦不妥,五月天山雪中的雪是指天山积雪,并非五月飞雪,如果该雪是指当时五月的降雪的话,则作为题目答案会再妥当不过了。
        综上,该标题若作为一道语文科目考试题,不仅能考察到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古诗词掌握熟练程度,亦能考察到学生的一定的史学、地理学、古文学功底等知识面的广阔性,我们不是科学家,难以进行气候变暖的科学研究,但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又寻了一种参考佐证方法,不失为一道具有创新性的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