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五)
课内古诗词赏析
(一)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答案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答案】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答案】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二)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案】“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白玉菇的做法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答案】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望岳赏析【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三)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韩国女明星发型图片
【答案】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鸡蛋汤的做法
【答案】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七月飞雪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答案】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四)晚春韩愈
edhec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2、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答案】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3、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案】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4、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答案】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
斗艳的美丽景象。
5、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答案】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6、思想感情:
【答案】珍惜时光。
(五)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主旨: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答案】登楼远眺,凭古吊今。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单·,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3、“古人”指古代;“来者”是指。
【答案】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