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4首练习
班级:姓名:
《采桑子》(欧阳修)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2.有人说“稳泛平波任醉眠”中的“任”字用得好,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3.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4.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相见欢》(朱敦儒)
1.词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2.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
作用?(5分)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5.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 分)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请从景中藏情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阙。(4分)
8.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如梦令》(李清照)
1.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3分)
4.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词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2分)
5.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
果。(3分)
答: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课外古诗词诵读》4首练习参考答案
《浣溪沙》(晏殊)
1、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
2、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
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3、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4、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
6、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
7、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采桑子》(欧阳修)
1.人们乘坐彩绘的游船,音乐助兴,美酒作陪,荡漾于湖光山之间,白云朵朵,蓝天悠悠,这一切倒影在水中,船在行走,云也在游动,似乎是人和船在天上飞。描绘了一幅优美、惬意的西湖泛舟图。
(2分)
(此题关键是抓住意象分析即可,关键意象有“画船”“急管”“玉盏”“酒”“空水澄澈”。如果只罗列意象,没有归纳画面特点,只给1分)
表达了作者泛舟江上的轻松愉悦、惬意的心情。(1分)
2.用得好(“同意”也可)(1分)。“任”字即“任意”“随意”“任凭”之意,形象的描绘出西湖风平浪静的美酒,作者徜徉在湖面,喝酒尽兴后安心躺在船上睡觉,任凭小船平稳的在水上自由漂行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恬适,自在的心情。(2分)(此题答出观点1分,解释含义,描绘画面1分,作者心情1分)
3.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4.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相见欢》(朱敦儒)
1.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2.示例一: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示例二: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3.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3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
4.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
描写西湖的古诗
5.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中了。词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6.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7.上阙写景,但景中藏情。千里清秋,夕阳垂地,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出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4分)
8.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对沦陷人民的同情。(4分)
《如梦令》(李清照)
1.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2. 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3.暮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醒了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4.易安居士婉约(2分)
5.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成反义对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3分。意思对即可)
6.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