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种植凤仙花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绿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由根、茎、叶发育成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那么,绿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萌发发育成新植物。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物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只有亲自种植一株植物,才能在实际观察中到答案。本节课立足于观察种子如何在土壤中萌发,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栽培活动是否成功,栽培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做好观察计划、收集信息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
1.说课教案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
2.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
3.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萌发过程的探究兴趣。
2.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播种的方法以及种植杯的设计和制作
难点: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以及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播种的微课种植杯制作的微课、教学课件。
学生(小组材料)塑料花盆、凤仙花种子若干、水、小铲子、透明塑料杯、纸巾、土壤、蚕豆(或黄豆)种子。
【教学过程】
一、聚焦:种子如何发育成幼苗。(预设5分钟)
1.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很多植物的种子,知道了种子中孕育了新生命。(课件出示一珠幼苗的图片)那种子是如何发育成一株幼苗的?
(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需要种下去,要浇水、要适宜的温度等)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板贴:一定条件
2.那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长成新植物吗?
(预设:不能,有的种子可能坏了)
3.播种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种植一颗植物——凤仙花。
4.揭示课题:种植凤仙花(板书)
二、探索:种植我们的植物(预设32分钟)
(一)种植凤仙花(选种、播种)
[材料准备:每组1铲子一份土壤、水、碎石、花盆]
1.(实物投影凤仙花种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凤仙花的种子,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
应该怎样播种,播种时注意什么才能使植物成活?(还需要什么材料,怎样播种才能让植物成活?)
(预设:需要花盆、土、要把种子埋在土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引导:放多少土?埋多深?说说理由。
2.过渡:看来播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让种子的成活率更高,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学习如何正确播种吧!
3.教师播放微课视频:
(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大半盆土。
(3)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放入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放到温暖的地方。
4.活动前研讨:
(1)为什么要选择带出水孔的花盆,并放上小石子?
(2)放到温暖的地方说明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补充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5.小组合作种植一盆凤仙花,并贴上标签。
(二)设计制作种子杯
[材料准备:透明的一次性杯子、纸巾、土壤、小铲子]
1.刚才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凤仙花种子的播种,种子在土壤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预设:会长出根、会发芽、会变大膨胀)
2.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变化呢?
课件出示种植杯。
课件或视频讲解种植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