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语文《跳水》原文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同时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了!”小孩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2.小学三年级语文《跳水》教案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今天我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出示《资料》部分,了解作者
  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
  ①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讨论以上问题
  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读第一段
  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理解词语:取乐显然因而放肆
  (“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2、指导学习-3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那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②讨论回答
  3、讲读第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险?
  微机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看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
  甲板上的水手怎样?
  4、讲读5-6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讨论思考题:船长看到危险情况是怎么做的?
  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太长了?
  五、总结全文
风平浪静造句
  六、作业:
  1、朗读课文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1、按学习小组朗读
  2、总结提问:
  ①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②孩子遇险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
  ③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
  ④这一天“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展有什么关系?
  ⑤读了这篇课文逆向到了什么?
  二、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1、出稳重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口头造句并订正
  3、学生书面造句
  三、作业
  1、抄写生词
  2、预习《威尼斯的小艇》
     
3.小学三年级语文《跳水》教学反思
  《跳水》一课情节起伏跌宕,学生乐于学习。这节课从开始设计到正式上课,在我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探讨下,几易其稿,最终完成比较满意的教学设计。在进行两次试讲,修改之后,第三次上课,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首先由体育比赛中的跳水项目谈话引入后,出示
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抓住重点段落精讲,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拓展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朗读,感悟,体验中突破重难点。在课堂上,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对于孩子处境危险那部分,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从而体会孩子的处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同时让学生做一些动作,进行想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在真切理解“情况危急”的基础上,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断、了不起。
  二、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讨论想办法使孩子脱险一部分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你有什么解救孩子的办法?”让学生都去思考,然后探讨这个办法是不是可行,真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船长让孩子跳水的方法,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当孩子被救上来之后,引导学生想象船上的人们都会互相说些什么?你学了课文之后,想
对谁说些什么?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从想象的人物对话中用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节课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学生朗读孩子处境危险时,虽然也了几个同学读,但是有的地方读的感情不到位,没有充分表达出作者所描写的那种情况紧急处境危险。主要原因是指导朗读时引#三年级# 导语言单一,如果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去引导一下,如当一个学生读得不到位,根据学生回答出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水手们真紧张(学生接着读书);孩子害怕了(学生紧接着读)一定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让学生自己想救孩子的办法时,还应该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而且在回答是否可行时,要让学生多围绕文本来答。允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还应该以文本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