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1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鸥鹭。
2.主旨、情感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追叙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3.请赏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表达作用。
答:①点出了喝酒的时间、地点、背景;②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透露出了女词人心底的欢快,“不知归路”,暗示了游兴沉酣、乐而忘返。
  4.请赏析“误入藕花深处”的表达效果。
答:①“误入”把诗人酒眼朦胧醉的憨态全部写出来,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毫无雕凿痕迹。要在平时船划入藕花深处,要出多大的劲呀,今天不知不觉地撞进来了,这里把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与酒后的神志模糊,作了对比与交待。②照应开头的“常记”(长久记忆),因为这首词是追忆少时游玩的情形。
5.说说“争渡,争渡”的表达作用。
答:“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突出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寻出路的焦急心情。
6.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答:暮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醒了鸥鹭,飞向
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7. 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答:“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8.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答:这首小词用白描的手法,静中有动;用词简练,语言平淡朴实,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9.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
答: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惊恐”再到鸥鹭如梦令赏析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10.理解性默写
①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②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③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④写回舟迷路的句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1.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
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解析:被美景陶醉,非畅饮而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