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词李清照阅读答案
如梦令词李清照阅读答案「篇一」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如梦令词李清照阅读答案「篇二」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 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阅读练习一: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阅读练习二: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如梦令词李清照阅读答案「篇三」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李清照《如梦令》鉴赏阅读试题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好,但还有残余的酒意末消。②卷帘人:指侍女。这时她正在卷帘。③ “知否”三句:女主人纠正侍女的话说:“你知道吗?海棠不是‘依旧’,该是绿叶多,红花少了”
【鉴赏提示】
如梦令赏析
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前期作品的反映面比较狭隘,限于闺情一类。后期由于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大都反映南渡人士辞乡别土、破国亡家的共同哀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首词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翁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扩写】
昨天夜里风很大,天上落下的雨滴却显得稀疏。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觉得沉闷,于是我一个人喝了点酒,可能是贪杯喝多了,头晕晕的,丫鬟便扶我到床上睡了,睡得很沉不曾醒酒。次日醒来恰见服侍我的丫鬟卷帘进来。我问她:“经昨夜风雨之后,外面的海棠怎么样了?”她却跟我说:“夫人,海棠还是跟以前一样。”我摇了摇头,说道:“不对,不对。应该是叶子变肥了,花变瘦了才对。知道吗?”
如梦令词李清照阅读答案「篇四」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