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
关于如梦令的阅读及答案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 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一: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二: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阅读练习二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 。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 ;肥、瘦分别形容 。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5)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仿写示例:
如梦令
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答:
(1)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叶和花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如梦令赏析
(5)如:昨晚发烧呕吐,今早舌干口苦。咳嗽,咳嗽,高烧不退依旧等,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字数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如果仿句意思前后不相干,给1分。
【译文】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