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宗祠对联大全
邓氏宗祠位于中国的哪个地区省份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邓氏宗祠,供大家参考借鉴。
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位于贵州省水城县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乡者卡村,景区由桥头围、灰沙围、坑头村等组成,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邓氏宗祠,香港、清城区、海珠区邓氏宗祠等。
邓氏宗祠坐落于香港屏山,是邓族的祖祠,由屏山的三围六村:上璋围、桥头围、灰沙围、坑头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及新起村所环抱。据邓氏族谱所载,宗祠由五世祖冯逊公兴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邓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为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于2019年12月1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邓氏宗祠为三进两院式建筑,正门前两旁是鼓台,各鼓台有两柱支撑瓦顶,内柱为麻石,外柱则为红砂岩,最具特是宗祠正门没有门槛,前院却有砂岩通道,显示邓氏族人中曾有身居当
时朝廷要职者。
建筑物三进大厅上的梁架雕刻精美,刻有各种动植物和吉祥图案,屋脊皆饰有石湾鳌鱼和麒麟。后进祖龛供奉著邓族先祖神位。
1990至1991年间,邓氏宗祠曾大事重修。宗祠现时仍用作祭祖、庆祝节日、举行各种仪式及父孙聚会等用途。
邓氏宗祠位于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虬迳村,据该村《邓氏族谱》记载,邓氏先祖原住南海,元末迁居于此。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明崇祯年间遭兵灾盗劫,祠被焚毁,清顺治十三年平靖复建。现状平面为二进一井四合院布局,前为门厅,后为正厅,两侧有廊庑,中为天井。硬山顶锅耳形风火山墙,面阔三间。
门厅檐廊形制比较特别:两侧各有一高出地面约40厘米的平台,用于堆置器具、物品,起防潮作用。民国年间,台上曾放置两门火炮(猪仔炮),故又称“炮台”。檐廊梁架跨老檐墙与檐柱之间,施三步梁,梁间以荷叶式或卷云式驼峰承接。梁端辅以十字形分叉半拱以均衡瓦面重力。驼峰及梁底雕花草、人物图案,纹饰流丽生动。檐下三条圆木额枋穿连着二根石质檐柱和两边山墙。额枋之上,以木作驼峰、斗拱顶托檐檩,显得古朴、美观而平稳。
建筑
正厅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中部施九架梁,四根圆木金柱作通柱。各梁两端,一式以瓜柱过梁承檩。前后檐柱亦作通柱,前檐后檐各施二步梁,后檐梁架以瓜柱过梁承檩,前檐梁架则以卷云状驼峰及斗拱承檩。在两面山墙搁檩的配合下,整个正厅梁架给人以结实安全、气宇恢宏之感。
正厅四根金柱之下,均保留着元代式样的素面覆盆式红石柱础,应为初建时之物。还有盘状柱质,质径大于柱质和础质。这在清远民间明清古建筑中,带典型意义。
宗祠经当地村民维修,更换了瓦面;两侧墙表加用水泥灰批荡、出线;正面墙表和石柱分别贴上了绿、红瓷片;墙头和檐口则以琉璃瓦镶边,但主体结构未变,仍不失为研究民间古建筑发展历史的实物资料。
邓氏宗祠四言对联
南阳望族;
新野芳踪。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堂联。全出典出邓氏的望族南阳郡,以居新野时而著称。
南阳世泽;
东汉家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姓姓宗祠南阳堂的通用联。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今河南南阳新野县。下联典出邓姓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名将邓禹。中国分布极广的邓姓族人公认东汉的开国勋臣邓禹为本族远祖。邓禹是河南省南阳郡新野人,为汉光武帝刘秀幼年同学。他追随刘秀,屡立战功。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之后,封邓禹为高密侯。此后,他的画相挂在功臣阁,为著名的“云台28将”之首。
南阳望族;
新野芳踪。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云台列首;
谏院知名。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初南阳新野人,字仲华,少年时游学长安,与刘秀关系密切,后奉刘秀命,以前将军率精兵入关,大破绿林军王匡等部,平定河东,任大司徒。刘秀统一全国后,封他为高密侯,明帝时拜太傅,图像画于云台(今洛阳南宫所建高台,画中兴功臣像以表彰),居诸将之首。下联典指宋代建昌人邓润甫,字温伯,皇佑年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尚书右丞,又曾主持谏院,有直声。
平叔下士;
伯道存侄。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邓训,字平叔,明帝初为郎中,谦恭下士,人多归附之。下联典指晋·邓攸,字伯道,携家避乱,怜其弟早亡,危急关头时,存侄而弃子,时人敬其德而哀之。
南阳世泽;
税院家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锦田邓氏宗祠联。
邓氏宗祠五言对联
祠堂对联大全南阳承世泽;
东汉启功名。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迁徙于香港屏山的邓氏,有较为详细的宗亲历史考
证.据载,屏山的邓姓人,其先祖的迁播路线,是由邓州至新野,或经江西,或经福建而迁入广东,而后入香港的。屏山邓氏宗祠距今有72019年的历史。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南阳新野县。下联典出邓姓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为邓姓南阳堂的通用联。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明·邓子龙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抗倭将领邓子龙(1523-1598)自题书心联。邓子龙,字武桥,丰城(修江西丰城)人。公元1598年,明军授朝抗倭,他以故官领水军。从陈璘赴朝。时倭军将泫海逃遁,他即偕朝鲜统制使李舜巨督水军为前峰,邀击于釜山南海,英勇奋击,杀敌无算;因舟中起火,为敌所乘遂战死。舜臣赴救,亦死。
清操历冰雪;
赤手捕长蛇。
—邓中夏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1894-1933)自题联。邓中夏,原名邓康,号钟懈,湖南宜章人。
忧乐关天下;
安危系一身。
——潘力生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潘力生赠联。
东汉家声远;
南阳世泽长。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邓氏宗祠联。
邓氏宗祠六言对联
平叔常能下士;
伯道胡为无儿。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禁烟功勋卓著;
抗日史册留芳。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名将邓延桢,字懈筠,江宁(今南京市)人。福建三明闽沙邓氏光布公后裔,历任两文总督、闽浙等。1839年与,协力整顿海防,查禁。同年调任闽总指挥总督,加强海防,率军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被革职。下联典指清代海军名将邓世昌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