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文斌:斗转星移情系青山绿水
作者:韦亚玲
来源:《晚晴》2010年第02
        悠悠的青山,潺潺的秀水,爽爽的夏天,暖暖的冬日,浓浓的民族风情,喷香的特美食……我想正是这些吸引了大批前来贵州旅游的客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贵州面对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见证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那些昔日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变迁,便是最好的例证。
        1987,毕节地区森林面积不足400万亩,覆盖率降到只有8.5%;水土流失面积16300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2.7%;贫困人口312情系,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多。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种一坡,收一箩巴掌宽,尺把长,能种一行是一行。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一泼雨下来,全部都拉完。这样的民谣,正是当时毕节生态恶化的真实写照。
        1988,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2008年与试验区建立之前的1987年相比,毕节地区全区生产总值从17.8亿元增加到40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96亿元增加到69.58亿元;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加到37.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长到2756;人均粮食产量从203公斤增加到351公斤;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减少到15814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每年每平方公里5446吨减少到3389;绝对贫困人口从345万人减少到49.89万人。
        说到毕节地区20年来的变迁,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最初的探索者们,原毕节地委书记禄文斌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正值禄文斌担任毕节地委书记期间,可以说他正是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成果的践行者和见证人之一,他用自己的脚步与那里的百姓一道,在贫瘠的山水之间丈量出了一条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