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4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并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对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2、感悟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5()= 5000()、8()=8()、6()=600()、9()=9()
提问:老师带来了4个奇怪的式子,你能想办法让这两个式子成立吗?(学生填空)
小结:单位名称的作用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常见的量。
二、梳理知识
1、回顾单位。
(出示信息)信息中出现了哪些计量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这么多计量单位,是你们自己在组内想办法整理,还是老师带着你们梳理?
(1)、小组整理。
(2)、学生汇报。(随机显示)
长度: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面积: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容积): 升 毫升
质量(重量): 吨 千克 克
时间: 世纪 年 月 日 时 分秒
提问:哪些计量单位间又存在着联系?(1)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2)长度单位、面积单
位和体积单位。
追问:你能以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教师随机出示三者的示意图)
2.复习进率。
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作业纸,边想边填。填完后同坐互相看一看填的对不对?
汇报:(1)(出示进率表)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自己写的是否相同?
(2)你觉得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哪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呢?
三、游戏感悟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1、教师示范:这是数1,它后面藏着一个名称,请根据我的手势动作,或者语言提示,猜猜后面是什么单位?
师:这么长(手势)。生猜:厘米。
师:老师身高165。生猜:厘米
师:教师地面大54。生猜:平方米
2、生生互动:谁愿意来做小老师?
一学生描述,其他学生猜。
小结:在游戏中,我们同学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
四、综合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运动员体重70。
(2)课桌椅高80。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4。
(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
(5)一瓶墨水的容积有60。
(6)军军跑60米的成绩是11。
举例说明你是怎样想的?(参照、单位换选、排除法)
2.化一化:
4.25千米=()米
1.7吨=()千克
1.5公顷=()平方米
3.5日=()日()时
3.0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90秒=()分
9.4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4元8分=()元
你是怎样换算的?(高化低,乘进率;低聚高,除以进率)
3、(1)“小马虎”的日记。
今天是2007年2月29日.早上6点,我被闹钟急促的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我穿好衣服,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 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又吃了100 千克面包。吃过早餐,我拿出一些零花钱急忙走出家门,因为今天要为妈妈买生日礼物呢!
你有什么发现?能帮忙改改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哪些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六、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容积)
毫升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人民币:
元、角、分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收集整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首先提出“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平年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我在习题的设计上尽量从易到难,形式多样。
总之,我尽量让枯燥的复习教学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做完名数改写后,忘记让学生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了。
没有总结方法。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而事实上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一直让老师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我在概念课的复习教学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
如果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和统计课等,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即是一种多半为被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我执教的《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
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学生“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同学们讲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到这些知识点如果这样处理的话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这一环节的处理旨在激发学生“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识,梳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要求之后学习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习要求具体,认知冲突相对集中,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了,每一位学生有了具体的任务,避免了小组学习只搞形式学生无事可干的尴尬局面。本课从构思到实施已是几易其稿了,我的矛盾在于学生将知识图表化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把这一过程放在课堂上的话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放在课前去完成的话,学生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还是缺乏知识的系统化。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还是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去完成,因为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我该给学生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实上,每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也各有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复习重在强化转化思想,计算复习课重在计算的策略与实际运用,统计复习课重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概念复习课则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将相关概念系统化,学生能对之整体把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我觉
得这“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