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4、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投影器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上一课时导入
二、初步感知
1、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关于律诗和绝句
(见课后练习五)
3、背景
此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57岁,漂泊于湖南一带,正值国家动乱,人
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悒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登岳阳楼 杜甫
4、熟读、背诵、了解大意
5、出押韵的字,并指出押何韵。
6、出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二、分析理解
※首联:
1、分析对仗。
2、上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下联呢?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
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 今昔对比
3、律诗开头两句本可为必对仗,作者却破格写成一联且自然流畅,是何用意?
明确:加强“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登楼赏景,夙愿得偿的兴奋之情。
※颔联:
1、分析对仗。
2、此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大意?
明确:吴楚这片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上下联各侧重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下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5、“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颈联:
1、分析对仗。
2、大意?
明确: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随。
3、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分析:在宏大壮阔的洞庭湖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涉小无助,自然联想到自己艰难的处境,“无一字”,突出了孤独;“有孤舟”表现了悲苦。写湖景壮阔→叙处境凄凉,触景生情,前后对比,诗境顿时不同。这是诗人的精心构思,有意拿二者对照,前后映衬,借此引出更深的思索和感慨。
※尾联:
1、大意?
明确:北面的关山仍然饱经战火,倚靠着楼窗远眺,我不禁涕泪交流。
2、内容?
明确:抒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3、此联与颈联有何联系?
明确: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作者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对比。山河依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此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人民的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写作特点:
1、对比强烈。 2、对仗工整。 3、用字精当。 4、感情深沉。
三、巩固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