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悦诚服
教育贵在精准
尹建莉
杨杰年龄比我小,但我们已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了。对家庭教育的共同热爱,对这份工作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直彼此欣赏,互相激励。
她从北师大毕业时,就已明确自己要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我曾经在心里暗暗为她捏一把汗,她能胜任这样一份工作吗?
她后来的工作当然很好地回答了我的疑问,不但胜任,而且游刃有余。每次读她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细腻的文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她总能从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教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温暖细腻的分析,给出恰到好处的对策。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灵与娴熟。她对教育尺度的拿捏,简直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如果一定要一个词来形容杨杰工作的出,精准这个词应该是最合适的。
java软件开发
这部书中,杨杰自己也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准确性。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水准。这就仿佛乒乓球,拿起拍子谁都可以打几下,但那都是业余的消遣,能成为世界冠军的选手,则是因为他们能精准地处理好每一拍球。在对教育问题的处理上,杨杰常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逍遥自在的意思
读者一定会感到好奇,她的精准程度来自哪里呢?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天赋和悟性。所谓的天赋,说到底就是一种喜欢,凡事喜欢就是天才,杨杰是我见到的对教育真正充满热爱,真正执着和坚持的人,我非常想说,或者说想预言的是,她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
杨杰祝福元宵节的优美句子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一步步解开!我想,这种天然而精准的直觉,是她今生最大的财富。她像一座桥梁,用自己的工作,
联通了家长与孩子的心,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唤醒童年的记忆,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孩子。
她的确有做这项工作的天赋,但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更因为她个人的努力。有一个理论叫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都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所谓精深练习,指的是目标清晰、方法适宜的专门练习。如果用这一理论来衡量,她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特别是教育咨询工作,是磨炼教育精准程度的最佳途径。当然,我们未必迷信一万小时这个具体的数字。我想,这个理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成就都自有它的来路,在每一种才华和能力的背后,都隐藏着踏实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在这本书里,杨杰通过非常具体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教育孩子应有的思路和状态。大家可以从中到很多教育的妙招,相信这些妙招可以给家长们很多启发。但我想,支招并不是她写书的初衷。她呈现的技巧,说到底是教育精准度的具体表现,这背后,是她不断的思考和学习所形成的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是她真正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深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她书中最迫切要传达的东西。
这几年,杨杰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和实践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影响了不少家长;相信她的书会影响到更多的家长。一个在教育之路上有心、有力、不断坚持的人,注定会走得更远!
等花盛开,看树长大
——留住教育的初心
在咨询中,常常遇到亲子冲突的场景。让人吃惊的是,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家庭,亲子之间事由不同,性格不同,但冲突的方式竟然如此雷同,仿佛被统一培训过。比如,因为孩子错了个题目,家长就数落孩子不认真、心不在焉,然后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最后,发现孩子依然没有改进,甚至还有消极对抗的苗头,便怒不可遏。
这些父母们事后冷静下来,就事论事地分析,也觉得自己反应过度,但是当时却怎么也控制不住火气。
靠近你明知道不该发火,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家长的真实困境。
为什么有一部分家长格外爱发火?
表面上看是性格使然,仿佛天生如此。
此类家长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小事,慢慢地,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需求便呈现出来。我发现,一个人童年的心理需求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他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对别人有各种期待,渴望对方主动满足自己。一旦对方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就会有挫败感,并且心生埋怨。这种期待特别容易指向孩子。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往往无法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于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以孩子做错题为例,父母的心理需求是:孩子要知错就改,并且要避免重犯,还要态度诚恳,就算被批评也要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孩子的心理需求则是: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从理智上讲,我们都知道应该满足孩子,而在事实层面,许多家长首先选择满足自己,通过批评和责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事实上,在处理孩子做错题的这件小事当中,父母不但没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还通过负面情绪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了改错的难度。我们对孩子看似合理的要求未必禁得住推敲,比如,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知错就改,但自己明知不该发脾气却又屡次重犯。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对上一代亲子关系的检验。
这些年,我深度了解过许多家长的成长故事,有些家长的童年经历听来令人唏嘘不已。他们的父母往往奉行棍棒出孝子的准则,对孩子非打即骂,却自认为在行使教育的权利。一个孩子,受尽冷落与伤害,在痛苦和压抑中艰难地长大,等自己做了父母,发誓不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童年伤痛,然而要把自己不曾体会过的爱与温暖带给孩子,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比如,有的家长无法坦然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榜样,对合理与否的概念是模糊的。另一方面,拒绝孩子也容易勾起自己被反复拒绝的痛苦记忆,同时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会承受同等强度的痛苦。
作为父母,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超越自己,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我敬重那些不放弃的父母,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改写了家族的社会遗传密码。在咨询中,无论家长重犯多少次错误,我都不愿意去责备。在我看来,能清醒地觉察到自己有错并想方设法改错,就是了不起的父母!我想,总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会明白,就算父母依然不够完美,也是他们跨越万水千山才达到的生命高度。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他在成年以后可以选择尊重自己的感觉,满足自
己的愿望。只有学会了自我满足、自我哺育,才算真正走向成熟。父母的成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的快乐成长。
今天,父母的另一重挑战来自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都想在教育中为孩子积累更多的人生筹码。这种殷切之心,不知不觉就超越了孩子的现有水平和真实需求。比如,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超越,就会在焦虑的推动下,采取即兴而可能伤害孩子的教育行动。
在压力不断增大的社会,时刻保持镇静并不容易。但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天然就需要一个的心理环境。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物质条件的满足,尽量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孩子的行为,却较少注意孩子平常所处的心理氛围。当父母焦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不觉地将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例如,得知孩子龋齿,妈妈肯定会担心,因此,同样的刷牙动作,父母现在再看,就总觉得孩子不尽如人意,觉得孩子的刷牙方式有问题。事实上,妈妈紧张的神情,不断数落孩子,对孩子发脾气,已经把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孩子。也许妈妈数落过孩子会感到轻松一点儿,但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他很难准确预知龋齿的危害,而且他会记住妈妈发火的神情和语调,会记住自己痛苦的感觉。
事实上,既然龋齿已经成为事实,家长只能首先选择接纳。妈妈能做的,一方面是监督孩子认真刷牙,另一方面则是求助于医生。至于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和焦虑,容易给孩子增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作为父母,不要做焦虑的传送带,而要做孩子心理上的保护伞,为孩子遮风挡雨。
谈到焦虑的话题,我总是想起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章大意是:
一位妈妈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妈妈听了,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但她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原来宝宝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在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有些智力障碍。在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却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未来宇宙21名。初中的家长会上,老师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对孩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等孩子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妈妈悲喜交加,十几年的用心良苦,全都化作幸福的泪花。
这个故事许多年前就看过,再次读起来,却非常感慨。教育需要一颗的心,否则,孩子就会成为被焦虑情绪迫害的重灾区。可以想象,这位妈妈替孩子承受了老师的,她热情而耐心地鼓励孩子,内心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这位妈妈却把焦虑截流在自己的心中,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也正是因为这份担当,才让孩子有了健康成长的空间。
我曾经问一位妈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她说她觉得自己像个服务员,日复一日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位妈妈的感觉与我的观察非常吻合,我发现,许多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结果是妈妈不但疲惫,还容易烦躁,像赶任务一样忙碌,却很少感到快乐。如果家长仅仅把自己当成服务员,教育孩子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只是付出,没有收益,心里难免不平衡,会忍不住时时向孩子索取回报,比如好的成绩或表现。如此一来,所谓的付出就变成了一种交换。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教育的初心。
一个小生命来到身边,往往会为父母带来巨大的喜悦,面对初生的婴儿,只是看着,内心都会洋溢着幸福感。随着小生命的成长,焦虑、责任以及生活琐事,一点点地把父母们的
喜悦感淹没。
爱娃格林
作为父母,如果总是功利地向孩子索要好的成绩和表现,其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要知道,孩子能给我们的最好回报,就是生命的喜悦感!
我常常和小孩子玩耍,许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孩子那么听你的话,那么愿意和你玩?其实我和孩子玩的都是常规游戏。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我喜欢小孩儿,每当和小孩儿在一起就有一种天然的喜悦感,并且透过游戏互动,我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孩子。一个孩子,如果他感觉你无条件地喜欢他、爱他,这便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最高肯定,那么他就会本能地靠近你。这时候,一切的教育行为都会水到渠成。
我发现,喜悦感也是判断亲子关系质量的一个快捷线索。如果亲子之间充盈着喜悦感,这样的家庭往往看不到剑拔弩张的教育孩子的场景,孩子却成长得很好。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人家的孩子懂事。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家长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激发了孩子巨大的生命能量,孩子便不再需要监督催促。他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